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系统评价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0年12月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相关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研究组患者服用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他汀类药物),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参数,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检测。结果:共纳入11篇符合标准的RCT文献,总病例数为1559例,研究组782例,对照组777例;其中6篇文献提及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3.60,95%CI=2.56~5.07,Z=7.33,P<0.00001,I2=0%<50%),TC(MD=-0.58,95%CI=-0.66~-0.50,Z=14.23,P<0.00001,I2=49%<50%)、TG(MD=-0.24,95%CI=-0.28~-0.20,Z=11.39,P<0.00001,I2=46%<50%)和LDL-C(MD=-0.40,95%CI=-0.45~-0.35,Z=14.54,P<0.00001,I2=48%<50%)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0.23,95%CI=0.20~0.26,Z=16.13,P<0.00001,I2=44%<5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41,95%CI=0.19~0.91,Z=2.19,P<0.03,I2=5%<5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综合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在降低TG、TC、LDL-C和升高HDL-C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脑脉泰胶囊治疗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TCMIP数据库检索、筛选脑脉泰胶囊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DrugBank、OMIM、PharmGkb、TTD、DisGeNET数据库筛选脑梗死疾病相关靶点,获取二者的交集靶点,作为脑脉泰胶囊治疗脑梗死的潜在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并分析网络中的关键活性成分;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潜在核心靶点;同时使用R 4.0.3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得到140个活性成分及111个潜在作用靶点(交集靶点);获得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木犀草素、白藜芦醇等关键活性成分;筛选得到IL6、TNF、CXCL8、PTGS2、STAT3、JUN、MAPK1等核心靶点;潜在作用靶点主要富集在IL-17、TNF、HIF-1、MAPK...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补气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主要活性成分和目标基因靶点,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 药理技术平台(TCMSP)、OMIM、GeneCards 等数据库,查找补气消脂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以及NAFLD 相关 靶点,以OB≥30%和DL≥0.18 为标准筛选活性成分,并查阅文献补充文献报道中常见的中药活性成分,汇总 得到活性成分库,并利用STRING 数据库平台分析各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 Cytoscape 3.7.2 软件进行“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R 4.0.3(依托于“clusterProfiler” “org.Hs.eg.db”以及“pathview”程序包)进行GO 与KEGG 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筛选出补气消脂方关键活性成 分和靶基因后,利用Autodock-vina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选择蛋白互作网络中度值排名前6 位的重要的靶点进 行分子对接,验证结合活性。结果通过筛选发现了补气消脂方中共有98 种活性成分和229 种相应靶点, NAFLD 靶点1 283 个。最终筛选获得103 个关键靶点和30 个重要的信号通路,如癌症通路、AGE-RAGE 信 号通路、TNF 信号通路、HIF-1 信号通路等。补气消脂方治疗NAFLD 的主要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丹 参酮ⅡA、山柰酚等,关键靶点为IL-6、FOS、CXCL8、RELA、STAT3、AKT1 等。通过分子对接得到结合 能≤-6 kcal·mol-1 的“靶点蛋白-活性分子”16 个,与排名前6 位的关键靶点均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补气 消脂方中的活性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山柰酚、柚皮素等可能通过作用于多个靶点和调控多条 通路治疗NAFL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