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疗卫生部门是高学历的群体,多年形成的传统习惯是重视学历。在职称晋升、选拔任用等方面学历是主要因素,医院招聘人才也常常把学历定为先决条件。学历是受教育时间的证明,是获得知识水平的标记,不一定高学历就适合任何岗位。更重要的是应该重视能方,能力是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按手术后3个月的Barthel指数(BI)将128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病人进行分组,70分以上(72例)为甲组,70分以下(56例)为乙组,通过对两组病人入院时的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后的血压、血肿引流速度、并发症发生率(消化道出血、高热、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术前诸多因素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甲组血肿引流速度较快,术后36小时累计引出血肿75%以上达55例,占该组76.4%.血压稳定,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与乙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预后的关键因素是血肿引流速度恰当,血肿引流存在时间窗,如果能在术后36小时内将大部血肿引出,将避免和减轻灶周病理的产生和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预后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蔡秋生  王化  朱仰振  孙国华 《中医杂志》2002,43(10):754-754
我科自1996年6月~2001年6月采用外涂锐克痛拍击油拍击治疗颈椎病375例,疗效满意,并与口服中成药颈复康冲剂组75例进行了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均为专科确诊的颈椎病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设立对照组。治疗组375例,男177例,女195例;年龄35~65岁,平均50岁;病程1个月~7年。对照组75例,男33例,女42  相似文献   
4.
临沂地区240例儿童,青少年EB病毒VCA—IgA和EA—IgA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240例儿童、青少年血清EB病毒VCA-IgA和EA-IgA抗体检测结果。VCA-IgA抗体阳性率为20.83%,几何平均滴度(GMT)为3.10;EA-IgA抗体阳性率为0.83%,GMT为2.52。与14例治疗前儿童鼻咽癌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后者VCA-IgA抗体阳性率为82.35%,GMT为8.50;EA-IgA抗体阳性率为70.59%,GMT为6.39只有将VC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适合以新疆紫草为原料提取萘醌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其提取方法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 考察了匀浆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得到提取过程优化的工艺条件:提取时间为3.99 min,料液比1∶9.99,乙醇体积分数80.2%,紫草总萘醌的实际得率可达0.75%,质量分数为30.33%,提取次数为2次,回收率可达81%。结论:采用匀浆法从新疆紫草中提取萘醌类化合物,有效地避免了紫草素损失,并具有提取速度快、温度低、能耗低的特点,适合紫草素萘醌类化合物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6.
将循证医学理论引入护理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随着循证医学 (Evidence- Based Medicine)理论在卫生保健领域的迅速发展 ,循证护理学 (Evidence-Based Nursing)理论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开始在护理领域推广。作为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探索与新医学模式、新护理观念和新时期医院现代化建设相配套的护理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更新管理思想 ,将循证医学理论引入管理实践中 ,探索出一种更科学、更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从而使护理管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1 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其拓展“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循证医学创始人之一 David Sackett教授在 2 0 0 0年新版…  相似文献   
7.
一、一般情况 我县为四川省东南角边缘山区。邻湘、黔、鄂三省,属武陵山脉中段斜坡。海拔最高达1638米。最低245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农作物以稻谷、玉米、小麦、红薯、蔬菜为主、全县境内蕴藏大量锰铀合金矿。居住土家、苗、汉等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8.
王小林  王化  胡晓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3):3776-3777
目的:加强对急性双表型白血病诊断过程复杂性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初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双表型白血病并进行讨论。结果:该病例诊治过程复杂,通过骨髓涂片、免疫分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明确了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结论:对于双表型白血病应采取多种方法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影像学诊断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的常见肿瘤之,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占第3位。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约为11万人,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肝癌的诊断起自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并通过经皮肝穿刺活检证实;20世纪70年代甲胎蛋白(AFP)、血管造影及早期CT应用于临床,肝癌的诊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1 透皮吸收经皮肤给药 ,是中药治疗全身性疾病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途径。透皮吸收 ,途径有二 :一是表皮途径 ,主要是通过角质层 ;二是附属器途径 ,即通过毛囊、皮脂腺、汗腺的开口透入。除离子导入法主要是经附属器途径外 ,其他大都是经表皮途径。中药的透皮吸收率一般与给药浓度及施药面积成正比。因此 ,选择透皮吸收 ,必须注意用药要少而精 ,并且在可治疗的范围内 ,尽量扩大施药面积。1 1 中药能否透皮吸收吴师机说 :“前人治黄胆 ,用百部跟敷脐上 ,汤和糯米饭盖之 ,以口中有酒气为度。又有用干姜、白芥子敷脐者 ,口辣去之。则知由脐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