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加味瓜蒌枳实汤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对痰热蕴肺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痰热蕴肺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SAP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瓜蒌枳实汤,连续治疗2周,并比较两组SAP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免疫指标、炎症指标及肺功能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SAP患者治疗后X射线片病灶、肺啰音、咳嗽、发热、痰色、便秘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SAP患者的第1秒内用力呼气量占呼气量的比例(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改善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SAP患者经治疗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NLR值明显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SAP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  相似文献   
2.
六味地黄汤对大鼠巨噬细胞Ia抗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地黄汤能够明显提高正常大鼠腹腔Mφ表面Ia抗原表达的阳性率,强度与阳性对照的人参皂甙组相似;该方还能够使CORT肌肉注射所致“阴虚”模型大鼠MφIa抗原表达率的抑制得以明显改善。方中三味补药是六味地黄汤促进MφIa抗原表达的主要成分,三味泻药单用对正常及模型大鼠的MφIa抗原表达均无直接影响,但与三补配伍后则能够明显提高其对MφIa抗原表达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药热熨敷对化疗导致的癌因性疲乏加重患者的睡眠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伴有癌因性疲乏加重症状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分别接受常规干预、中药热熨敷干预。评价及比较2组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评分、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的RP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化疗导致的癌因性疲乏加重患者应用中药热熨敷技术治疗,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为胰性脑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90只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C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AHNP组)和灯盏花素治疗组(T组),每组30只.采用胰胆管逆行刺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AHNP模型.分别在建模后的第6,12,24 h处死动物并取出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PKC-α和NF-κB的活性,用RT-PCR检测脑组织中PKC-αmRNA的表达,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检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大鼠脑组织PKC-α和NF-κB的蛋白活性、PKC-αmRNA的表达、血清中TNF-α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T组均较AHNP显著降低(P<0.05).结论 灯盏花素可以抑制PKC-α活性,减少炎性介质的产生,减轻AHNP大鼠脑组织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首次收治的748例PTMC病人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存在LLNM将其分为转移组(n=126例)和非转移组(n=622例)。使用R软件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制中央区淋巴结阳性个数(PCLNN)及中央区阳性淋巴结对数(LODD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择能更好反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程度的自变量纳入模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MC病人发生LLNM的高危因素。构建预测LLNM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LODDS预测LLN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高于PCLNN的AUC值(0.8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最大癌灶直径、双侧、突破包膜、浸润性生长以及LODDS是PTMC发生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AUC值为0.898(95%CI:0.869~0.927),Calibration曲线证明其一致性较好。结论 年龄、最大癌灶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4年4月—2015年5月共341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8例发生术后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有2例为皮瓣出血,2例为颈前静脉的出血,2例为甲状腺上动脉的出血,1例为甲状腺下动脉的出血,1例为颈前肌肉出血。8例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均未出现窒息等严重后果,切口甲级愈合出院。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并积极处理是减少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关键,不能忽略传统丝线的结扎或缝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和分析初次手术选择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1~4 cm甲状腺癌患者带来的效益和风险.方法 系统性回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间因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病例,依据最新修订后的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指南,选取符合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4 cm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171例,依据原发灶的病理结果特点,评估病例中如果初次手术选择了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则最终可能需要二次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比例.结果 本组患者中,49%面临行二次手术的风险.结论 术前诊断为1~4 cm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如果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则面临行二次手术的风险,甲状腺医师及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权衡甲状腺全切除术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能带来的获益和风险.  相似文献   
9.
从病机、证候、治法等方面对温病学中战汗与转疟两概念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战汗与转疟为温病透邪法运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急性软组织损伤属于中医“筋伤”范围,是中医外科常见病之一。我科采用自拟消肿止痛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70例,并与理通治疗组作对比观察,结果性显示,治疗组有明显消肿止痛作用,能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疗效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