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癫痫的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一侧或两侧大脑半球神经元异常增强同步化引起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反复发生的惊厥行为.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一般人群的癫痫年发病率为50~70/10万,患病率为0.5%.我国大约有600万以上的癫痫患者,每年大约有60万左右的新发癫痫患者.目前对癫痫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癫痫患者脑内MDR1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癫痫患者对抗癫痫药物产生耐药反应。其中又有近60%的患者为难治性癫痫。这类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耐药可能机制为脑内多药转运体的过高表达从而导致脑实质内药物浓度的下降。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其编码蛋白PGP(P-glycoprotein)是脑内重要的多药转运体。本实验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记的方法,对12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脑内癫痫灶与12例对照组标本的MDR1表达进行研究。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2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均经过适当的抗癫痫药物正规…  相似文献   
3.
中国健康志愿者连续口服D-聚甘酯片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连续口服D-聚甘酯片的药动学。方法选择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的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12名受试者连续口服D-聚甘酯片10 d,每日一次,每次400 mg。应用免疫荧光比浊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据随行测定的aPTT-血浆浓度标准曲线,计算相应的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求出首次给药和末次给药后药动学参数,以及达稳态时间、稳态浓度、累积比和波动系数。结果依据aPTT结果计算D-聚甘酯血浆浓度,在0.05~10m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 7);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mg·L-1,回收率在91.48%~105.67%之间,日内、日间RSD小于13%。受试者连续口服D-聚甘酯片,于给药后第7天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av为(0.442±0.067) mg·L-1,达稳态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ss为(10.602±1.605) mg·h·L-1,累积比R为1.261±0.031,波动系数FI为1.554±0.061。首次与末次给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041±0.107)和(1.401±0.125) mg·L-1;t1/2β-分别为(18.934±1.760)和(19.977±1.098) h;tmax分别为(1.039±0.096)和(0.969±0.109)h;V/F分别为(202.167±19.187)和(160.220±22.274) L;CL分别为(33.553±5.038)和(24.807±3.875) L·h-1。首次给药后AUC0~∞为(12.195±1.912) mg·h·L-1,末次给药后AUC0~τ为(10.602±1.605) mg·h·L-1。结论健康受试者连续口服D-聚甘酯片后第7天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连续口服D-聚甘酯片10 d,体内无蓄积。受试者服药期间除发生aPTT延长正常的药理效应外,未发现其它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每日1次给药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并有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5例并有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应用卡维地洛或复方降压片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压水平,颅内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结果两种药物都有降压作用,但卡维地洛治疗期间血压波动较小;卡维地洛治疗8周后颅内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加(P〈0.05),搏动指数明显下降(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增高,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结论卡维地洛降压效果稳定可靠,能明显增加脑供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斯蓝含量变化,分析大鼠急性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损伤及中药复方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1/2006-04在青岛大学医学院急诊研究室完成,选用SPF级Wistar雄性大鼠80只,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中药复方组,每组各20只。中药复方组成:钩藤、黄芩、丹参、川芎。购于青岛山大天源药业公司,均为地道药材,钩藤产自广东,黄芩、丹参产自河北,川芎产自四川,水提醇沉,配成浓度1g/mL。伊文斯蓝为美国进口分装,福州麦新公司提供。脑内注血法制备急性脑出血大鼠模型,中药复方组,造模后即予以6.3mL/kg中药复方灌胃(相当于6.3g/kg的生药)治疗,2次/d。各组大鼠均于术后6h,4,7,14d开颅取出血侧脑半球(每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杀检前采用舌下静脉注射伊文斯蓝,观测伊文斯蓝在脑组织中的含量以反映脑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从而评价急性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损伤及中药复方对其影响。结果:实验大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6h,4,7,14d模型组脑组织伊文斯蓝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175.88±19.73),(10.15±1.65);(237.41±15.48),(10.62±1.84);(210.44±12.25),(10.11±1.95);(160.75±20.8),(10.27±1.77)μg/g;P<0.01]。②术后6h,4d中药复方组脑组织伊文斯蓝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68.54±18.87),(240.24±17.66)μg/g;P>0.05],术后7d,14d中药复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18.88±5.95),(12.35±2.34)μg/g;P<0.01]。③术后14d中药复方组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鼠脑出血后6h至14d持续存在血脑屏障损伤,中药复方治疗脑出血可能与促进血脑屏障损伤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乃东  阎胜利 《药品评价》2011,8(1):37-40,45
糖尿病已被公认是引起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脑梗死则是糖尿病常见而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有其不同于单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糖尿病患者的脑梗死发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发病年龄低于非糖尿病患者,且脑梗死后的复发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增高[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5~2008年住院的1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年龄、临床特征、实验室数据、影像学改变、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表现为非特异性头痛者9例,确诊前有5例误诊,脑脊液检查均有压力增高。8例病人行颅脑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显影(MRV)检查,诊断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者6例,阳性率75%。7例行数字减影血管显影(DSA)检查,均证实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病人中7例行肝素抗凝治疗,2例痊愈,4例好转,1例死亡;5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4例痊愈,1例好转。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怀疑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人应及时行MRI+MRV检查,必要时行DSA检查,一旦确诊应及时行抗凝及溶栓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能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及应用MAPKs信号通路阻断剂U0126对其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出生1d的SD大鼠,断头处死后迅速解剖分离其皮层组织进行培养,3d后进行缺血缺氧处理致细胞损伤。并分为加药组和缺氧组,前者给予U0126,后者给予空白的DMSO溶剂作为对照。采用MTT法、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在缺氧性损伤急性期神经细胞的活力、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及给予U0126后对神经细胞的活力、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损伤后Bcl-2和Bax表达升高,细胞活力不佳,死亡较多。给予U0126后ERK1/2和ELK1磷酸化水平降低,同时Bax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表达增高,细胞的状态和活力亦明显改善。结论给予MAPKs阻断剂U0126可以调节缺氧损伤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抑制细胞死亡,改善细胞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痫大鼠脑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t-associated protein 1 MRP1)表达的情况.方法 建立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比较MRP1蛋白在癫痫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结果 药物难治性癫痫大鼠组脑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癫痫大鼠脑内广泛分布的MRP1免疫阳性细胞主要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 癫痫大鼠脑内高表达的MRP1参与了难治性癫痫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5~2008年住院的1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年龄、临床特征、实验室数据、影像学改变、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早期表现为非特异性头痛者9例,确诊前有5例误诊,脑脊液检查均有压力增高。8例病人行颅脑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显影(MRV)检查,诊断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者6例,阳性率75%。7例行数字减影血管显影(DSA)检查,均证实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2例病人中7例行肝素抗凝治疗,2例痊愈,4例好转,1例死亡;5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4例痊愈,1例好转。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怀疑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人应及时行MRI+MRV检查,必要时行DSA检查,一旦确诊应及时行抗凝及溶栓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能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