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常规开颅手术加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优点,适应症及禁忌症。方法应用常规开颅手术及YL-1型穿刺针微创穿刺抽吸,术后尿激酶血肿腔内注射引流清除多发性颅内血肿。结果68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5例(66%),不良15例(22%),死亡8例(12%)。结论应用常规开颅加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多发性颅内血肿创伤小,血肿清除完全,疗效好,后遗症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狄剑秋 《中原医刊》2005,32(23):46-47
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患者均为住院患者.治疗组60例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3~94岁,平均63.8岁,有高血压病史43例,入院时血压(150~241)/(90~140)mmHg(1mmHg=0.133kPa),手术时间发病4~24h24例,24~48h 31例,2~3d51例.对照组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63.2岁,有高血压病史4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神经外科新手术技术的开展,许多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在逐步提高。但侵入性操作(如开颅手术)的增多可能导致颅内感染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颅脑手术后发生的颅内感染通常比较凶险,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抗生素很难作用于感染部位及达到有效抑菌浓度。而采用鞘内注射抗生素则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提高脑组织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4.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2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开颅血肿清除手术,随访6个月。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外伤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治疗和单独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膨出是颅脑外伤术中常遇到的问题,一旦出现,处理颇为棘手,且患者愈后常较差.本院2004年7月~2007年6月共遇到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10例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泰尔登联合中药治疗和单独泰尔登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泰尔登联合中药治疗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较单用泰尔登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狄剑秋  管峥峰  雷鹏 《现代医学》2014,(11):1351-1353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早期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出血早期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0%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高渗盐水。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血肿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脑水肿及血肿体积均缩小(P〈0.05),观察组缩小更明显(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均增加(P〈0.05),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显效率观察组为65.0%,对照组为41.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脑出血早期脑水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常规开颅手术加微刨颅内血肿穿刺治疗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优点,适应症及禁忌症.方法 应用常规开颅手术及YL-1型穿刺针微创穿刺抽吸,术后尿激酶血肿腔内注射引流清除多发性颅内血肿.结果 68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5例(66%),不良15例(22%),死亡8例(12%).结论 应用常规开颅加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多发性颅内血肿创伤小,血肿清除完全,疗效好,后遗症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额叶对冲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额叶对冲性损伤患者20例,手术治疗14例,手术方式据损伤部位取冠状切口单侧开颅6例,大冠状切口双测开颅8例。术中彻底清除血肿及脑挫裂伤灶,辅以必要的去骨瓣减压术。保守治疗6例,包括亚低温、脱水降颅压、激素及抗生素等综合治疗。结果恢复良好15例,中残2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额叶对冲伤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特点。应充分认识其特点,积极处理,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