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将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TCA-12-2和TCB-7.1共同构建在真核表达载体pDC315,用于哺乳动物细胞293转染研究。方法: 将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此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TCA-12-2基因;以实验室保存含TCB-7.1基因的质粒为模板,扩增得到TCB-7.1基因。随后酶切,连入载体pIRES2-AcGFP1,通过亚克隆连入载体pDC315,得到重组质粒pDC315-TCA-12-2-TCB-7.1。重组体质粒经酶切鉴定后,并对插入的TCA-12-2和TCB-7.1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将鉴定好的阳性重组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并通过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TCA-12-2和TCB-7.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TCA-12-2和TCB-7.1可以同时构建在载体pDC315上,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TCA-12-2和TCB-7.1基因可以成功在293细胞上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TCA-12-2和TCB-7.1基因的双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2.
1995年3月~2005年3月,用麝香抗栓胶囊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197例,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柴银口服液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收治的风热感冒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利巴韦林颗粒,观察组患儿给予柴银口服液治疗。治疗3 d后,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并检测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和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高热、咳嗽、鼻塞流涕、寒战症状的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且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银口服液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炎症反应,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研究发现,针对特异性抗原的过继性免疫治疗对于包括肿瘤在内的很多疾病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方法。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主要由T细胞受体(TCR)决定的,TCR基因转导为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新途径。通过转导某些疾病相关抗原反应性T细胞克隆的TCR基因,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针对其相关抗原的靶向性,在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便秘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并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危害。中医针对便秘病因多端、病性多样、病机多变等特点,运用灵活辨证、整体治疗思路,创制了众多有效方药,其中中成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优势尤为明显。现总结中医对慢性便秘的认识,分析其证治特点和用药规律,并以临床常用效方首荟通便胶囊为例,阐述中成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优势与应用,以期为患者提供简、便、效、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等生物信息技术研究荆防颗粒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机制。方法在TCMIP、TCMSP数据库中查询荆防颗粒药材的性味归经及成分,并通过Pub 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成分对应的靶点信息;在Gene Cards数据库中收集冠状病毒相关靶点。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交集后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药材-成分-共有靶点"网络图,筛选荆防颗粒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荆防颗粒活性成分139个,与冠状病毒共同的靶点27个,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发现,荆防颗粒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涉及癌症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成功构建了"药材-成分-共有靶点"网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该网络中的关键成分如β-谷甾醇、啤酒甾醇、异鼠李素、橙皮素、木犀草素等与关键靶点VEGFA、IL6、TNF、PPARγ、APP、ACE2及SARS-Co V-2 3CL水解酶的亲和力较好。结论荆防颗粒通过多味中药配伍发挥治疗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作用,其抗冠状病毒感染机制可能是通过β-谷甾醇、啤酒甾醇、异鼠李素、橙皮素、木犀草素等成分作用于VEGFA、IL6、TNF、PPARγ、APP等靶点,调控癌症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