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
眼针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作用机理,探讨眼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的机理。方法眼针治疗组根据观眼取穴、循经取穴、病住取穴原则,取双侧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并与体针组、单纯西药组进行对照观察。制作急性脑缺血家兔模型,通过测定血浆及脑组织中TxB2、6-keto-PGF1α、TXB2/6-K-P、Au及LPO含量,观察家兔急性脑缺血时及眼针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眼针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疗效甚佳,总有效率为96.26%,疗效优于体针组及单纯西药组,且疗程短、疗效迅速,可以收到明显的惠肢主动抬高的即刻效应。实验结果眼针组使缺血后血中增高的TXB2的含量明显下降,降到正常水平;可使TXB2/6-keto-PGF1α的比值明显降低,针刺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接近假手术组的正常水平(P〉0.05);眼针治疗后LPO明显降低(P〈0.01)。结论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失眠症,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眠”等。以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不再入睡,即睡眠时间缩短为特征。祖国医学在治疗失眠症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继承前人的经验,客观、全面地反映历代医家治疗失眠症的用药规律,本文对历代有代表的方书、医籍的有关内...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 (DEX)及静注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 ,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在以DEX、IVIG治疗 ITP患儿 ,治疗前后各抽血一次 ;以 APAAP法测定 T淋巴细胞亚群 ,以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结果表明 1.ITP患儿外周血 CD4+ 降低 ,CD8+增高 CD4+ /CD8+ ,显著降低。单纯 DEX组治疗后 ,CD4+、CD8+均显著降低 ,CD4+ /CD8+升高 ,Ig A、Ig G、Ig M降低 ;单纯 IVIG组治疗后 ,CD8+显著降低 ,CD4+ /CD8+升高 ,Ig G显著升高。2 .单纯 DEX组治疗后 ITP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治疗前 ,单纯 IVIG组与 IVIG加 DEX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治疗过程中院内交叉感染率单纯 DEX组为 31.43% ,单纯 IVIG治疗组为 2 5 % ,IVIG加 DEX组为2 8.5 7%。因此 ,本文认为 ITP患儿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异常 ,IVIG及 DEX治疗均干扰了 ITP患儿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三针结合缩胃开锁法与单纯体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1600例患者就诊先后顺序按照3:1比例分为三针结合治疗组(1200例)和单纯体针对照组(400例)。三针结合治疗组采用眼针、芒针、体针三针结合“缩胃开锁法”,选取眼针三焦区;芒针巨阙透肓俞;体针天枢、气海、太乙等穴位针刺。单纯体针组只采用体针法针刺,两组治疗均隔日一次,一周3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两组体质量、BMI、腰围、腹围及臀围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明两组方法治疗肥胖均有显著性疗效。三针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5%,单纯体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针结合“缩胃开锁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单纯体针。  相似文献   
6.
小儿遗尿作为病态是指超过三岁,特别是五岁以上的儿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熟睡时经常遗尿,轻者数夜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  相似文献   
7.
《得配本草》是由清代严洁(字西亭)、施雯(字詹宁)、洪炜(字缉庵)三人共同纂写的一部本草学著作,是一本学习和研究中药不可多得参考书,笔者通过对《得配本草》的学习,对该书的学术特点有所理解。在此谈谈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8.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进行性肌肉变性疾病,共同特征具有缓慢进行的肌肉萎缩,肌力减弱及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属遗传性肌病。依据遗依类型,发病年龄,进展速度,受累肌肉的差别进行分类,目前公认的七型:①假肥大型:又分Duchenne,Becker;②面肩肱型;③肩腓型;④肢带型;⑤远端型;⑥眼型;⑦眼咽型。假肥大型进行肌营养不良症为七型中最严重型,最常见,具有明显的致残性与致死性。其遗传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29例,采用复痿汤内服法、捏脊和针刺外治法综合治疗,三个疗程后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对比。结果治疗后单项评定:症状改善平均有效率为82.16%;肢体功能改善平均有效率为84.13%;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下降,P〈0.05;肌容量测定上下肢均有增加,P〈0.01/0.05;综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86.20%。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能达到症状改善、功能恢复、心肌酶谱下降、肌容量增加,疗效明显,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及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其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以DEX、IVIG、IVIG加DEX治疗ITP患儿,观察其血小板数变化,并于治疗前后各抽取静脉血一次。结果显示:1.平均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时间:单纯DEX治疗组为7天,单纯IVIG组及IVIG加DEX组为4天;平均计数峰值:单纯IVIG组及IVIG加DEX组高于DEX组,但单纯IVIG组与IVIG加DEX组之间无显著差异。2.ITP患儿治疗后骨髓成熟产板巨核细胞数比例由1.56±2.53%升至13.36±6.68%,原幼巨核细胞数比例由40.20±1.87%降至13.39±9.28%,差异非常显著,治疗后各组间骨髓巨核细胞数比例无显著差异。3.ITP患儿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治疗前后三组均无显著变化。结论:ITP患儿IVIG治疗较DEX治疗血小板上升迅速,上升幅度大。1VIG治疗的同时加大剂量DEX治疗,未能进一步使血小板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