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2007年间.笔者运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34例,并设中药治疗组31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法治疗伴焦虑症状失眠症的疗效。结论 60例失眠症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疏肝解郁法)和对照组30例(脑灵素胶囊),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采用睡眠多导图评价睡眠结构变化,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治疗前后焦虑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66,P=0.0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能更有效的延长深睡眠时间(F=4.887,P=0.032)、REM睡眠时间(F=8.441,P=0.0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焦虑量表评分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87,P<0.01),治疗组缓解焦虑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疏肝解郁法可以调整睡眠结构、缓解焦虑症状,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分析针刺治疗中相关刺激量和效应评价等相关问题,对针刺手法量学规范化研究作初步论述。提出基于脑-机接口的针刺手法量学研究特点包括数据量巨大、数据流稳健、客观量化和自由度分析高等。认为针灸临床视角下的脑-机接口数据获取重点包括了神经元网络整体联结性,特定脑区活动,针刺干预中机体耐受/痛阈波动,皮质不同板层神经元动力学改变等4方面。以针灸干预中风后康复的疗效评价为例,说明基于脑-机接口的针刺手法量学规范化的研究特点和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4.
李浩  周颖  李镇  朱莉  熊嘉玮  李玉堂  张建斌 《中医杂志》2018,(23):2034-2036
目的观察脐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取神阙穴隔药饼灸,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每次50 mg,每日3次。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全身症状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 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 3%(22/30)(P <0. 05)。治疗组复发率42. 9%(12/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18/20)(P <0. 05);两组治疗后全身症状、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治疗组治疗后全身症状、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脐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疗效优于匹维溴铵片,可以改善患者情志因素,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三针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脑梗死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采用腹三针[气海、水道(双)]结合醒脑开窍法(水沟、内关、三阴交),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中极、气海、肾俞、膀胱俞)结合醒脑开窍法(水沟、内关、三阴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最大容积、残尿量、ICIQ-SF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最大容积、残尿量、ICIQ-SF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最大容积、残尿量、ICIQ-SF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三针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尿失禁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结合醒脑开窍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4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针药组采用针刺醒脑开窍法结合头针,药物选用依达拉奉和血塞通:药物组与针药组所选药物相同。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进行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65.0%,针药组愈显率、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P〈0.01)。针药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值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安神方对失眠大鼠中枢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安神方颗粒对失眠造模大鼠中枢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方法分为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4组;采用限制运动方法制备大鼠焦虑抑郁失眠模型,同时给予药物干预.15 d后,处死并冰台上分离大鼠海马及下丘脑,冷冻离心后分离上清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 海马及下丘脑GLU含量下降(P<0.05,P<0.01),GABA含量升高(P<0.05,P<0.01);且海马部神经递质含量变化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性.结论 中药安神方颗粒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如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症目的 .  相似文献   
8.
曲美他嗪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脏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心肌缺血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治疗组.2组均给予传统抗心绞痛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盐制剂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等)治疗,曲美他嗪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曲美他嗪;共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以及心脏超声的指标变化.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曲美他嗪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的消耗量(P<0.01),提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数(P<0.01),改善左室舒张功能(P<0.01).但2组的血压、心率,以及血压心率乘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能减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绞痛的症状,提高和改善其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嘉玮 《新中医》2011,(4):79-8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治疗前明显增快(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VA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作用,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起止时间均为199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集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隔物灸与中药或西药对照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标准对每个纳入试验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并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9个研究,合计657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隔物灸法在有效率[RR=1.23,95%CI(1.15,1.33)]上优于中西药物对照组。结论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优于常规中西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