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和尿样中5-氨基水杨酸(5-ASA)及代谢物乙酰-5-氨基水杨酸(Ac-5-ASA)浓度的HPLC方法,并进行5-ASA缓释片Pentasa的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使用荧光检测器,以丙酰-4-氨基水杨酸为内标,用衍生化法使样品中的5-ASA丙酰化,甲醇沉淀蛋白后上清液直接进样.色谱柱为PhenomenexLunaTMC18,流动相为0.1mo1/L乙酸溶液乙腈三乙胺(460400.4,V/V/V)的混合液.测定6位健康志愿者口服1000magPentasa后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结果血浆中5-ASA及代谢物的线性范围为0.01~10μg/ml,尿样中为0.2~200μg/ml,血浆和尿中药物与代谢物的回收率在95.3%~106.2%之间,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均在052%~9.22%范围内.Pentasa口服后5-ASA和Ac-5-ASA的血药浓度在3~4h内达到峰值,分别为1.55和3.11μg/rl,AUC分别为6.90和26.32μg/(ml@h),60h内尿中排泄了口服剂量37.1%的药物.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用于5-ASA制剂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讨磷脂对HDL3 介导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卵磷脂 (PC)或鞘磷脂 (SPM )存在条件下 ,观察HDL3 介导细胞胆固醇流出量的变化、细胞内磷脂含量变化及游离胆固醇 /胆固醇酯平衡的变化。结果 ①BSA组 (对照组 )、HDL3 组、PC组、SPM组、PC HDL3 组和SPM HDL3 组分别介导 4.70 %、31.5 5 %、7.35 %、8.0 6 %、42 .95 %和 46 .98%细胞胆固醇流出 ;②BSA、HDL3 、HDL3 SPM和HDL3 PC组细胞培育后胞内卵磷脂磷含量 (PC p)和鞘磷脂磷含量 (SPM p)分别为 2 0 .0 2、5 .5 6 ,17.5 6、5 .2 8,18.6 2、7.0 0和 2 2 .5 0、5 .5 2 μg/皿 ;③PC和SPM与细胞培育后 ,胞内游离胆固醇 /总胆固醇比值分别为 49.6 5和 5 9.5 7。培育前此比值为 48.6 4。结论 ①PC和SPM本身无介导细胞胆固醇流出能力 ,但它们能显著提高HDL3 介导的细胞胆固醇流出能力 ,且后者强于前者 ;②随着细胞胆固醇流出 ,部分胞内PC也流出胞外 ,而胞内SPM无明显变化 ;③SPM促进细胞内胆固醇酯向游离胆固醇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研究川乌中的有效成分—乌头碱的透皮特性及其透皮吸收促进剂。方法:首先建立了测定有效成分乌头碱的皮肤渗透液的HPLC方法,其次利用SD大鼠背部皮肤,以Franz垂直扩散池研究有效成分的透皮性能,并分别考察Azone、桉叶油、冰片以及川乌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其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乌头碱自身具有透皮能力,渗透系数为0.356×10-3cm/h,促进剂促透顺序为:2%桉叶油>2%azone+10%PG>3%桉叶油>2%azone>4%azone>1%azone>1%桉叶油>5%醇提物>5%水提物。结论:Azone和桉叶油是有效成分的良好促透剂;川乌水提取物和醇提物具有协同促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散结止痛巴布剂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s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醋酸(88∶12);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熊果酸在0.0303~0.50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散结止痛巴布剂中熊果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考察不同吸收促进剂对低分子肝素(LMWH)肠渗透的影响,确定LMWH最佳肠吸收部位及其最佳吸收促进剂。方法采用体外透膜装置考察LMWH经肠道各段的渗透能力以及不同吸收促进剂对LMWH经大鼠十二指肠和结肠的促渗透效果;以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指标,采用在体原位肠袢实验考察Imwitor 742对LMWH经十二指肠或结肠给药后吸收的影响。结果LMWH经十二指肠渗透最多,其次是空肠、回肠和结肠。所试吸收促进剂均能增加LMWH的透肠速率,在十二指肠的促渗顺序为:Imwitor 742>牛磺胆酸钠>癸酸钠>聚山梨酯80>卵磷脂;在结肠的促渗顺序为:Imwitor 742>癸酸钠>牛磺胆酸钠>聚山梨酯80>卵磷脂。各促进剂均对结肠作用敏感,但LMWH渗透系数和累积渗透量仍以十二指肠最高。1%Imwitor 742使LMWH经大鼠十二指肠吸收的最大APTT增加3.6倍,结肠吸收的最大APTT增加2.5倍,十二指肠吸收好于结肠。结论十二指肠是LMWH肠道吸收的最佳部位。Imwitor 742是LMWH良好的肠道吸收促进剂。  相似文献   
7.
磷酸川芎嗪骨架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了以卡波姆为骨架材料的磷酸川芎嗪缓释片。其体外释放曲线12h内符合Higuchi方程,2-8h接近零级。药物释放速率随卡波姆用量增多而减慢,并受卡波姆类型、释药介质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和淋巴液中非诺贝特(fenofibrate,FEF及代谢物非诺贝特酸(fenofibric acid,FEFA的浓度,应用于大鼠在体内的FEF小肠淋巴转运研究。 方法 建立麻醉大鼠肠系膜淋巴插管和颈静脉插管模型,经十二指肠内给予FEF混悬液30 mg·kg-1后收集血液和淋巴液样品。血浆和淋巴液样品经含内标物萘普生的蛋白沉淀剂直接沉淀蛋白后,采用HPLC测定。色谱柱为Calesil ODS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pH 3.2 (82∶1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6 nm。 结果 FEFA、FEF和IS的保留时间为4.25、9.15和3.3 min;血浆中FEFA线性范围为0.2~50 μg·mL-1,淋巴液中FEFA、FEF线性范围均为0.1~25 μg·mL-1(r>0.999;低、中、高3个质控浓度在血浆和淋巴液中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9%,准确度均在95%~110%,萃取回收率均大于84%。将HPLC应用于大鼠在体内的FEF小肠吸收研究,血浆中仅能检测FEFA,于(5.67±2.08 h达峰浓度为(13.29±2.17 μg·mL-1,淋巴液中能同时检测到FEFA和FEF,分别于(4.75±0.96,(3.75±1.26 h达峰浓度为(4.35±0.97,(0.51±0.13 μg·mL-1。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 RP-HPLC-UV法专属性及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大鼠血浆和淋巴液中FEF和FEFA的同时测定。FEF经小肠吸收后部分经肠系膜淋巴转运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透皮促进剂对散结止痛巴布膏中次乌头碱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皮肤渗透液中次乌头碱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利用大鼠腹部皮肤和Franz垂直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比较不同浓度的氮酮和桉叶油对散结止痛巴布膏中次乌头碱透皮速率的影响。结果不加透皮促进剂的散结止痛巴布膏中次乌头碱的透皮速率为0.65mg·cm^-2·h^-1;2%氮酮与10%丙二醇组成的复合透皮促进剂使次乌头碱透皮速率增加9.87倍;2%桉叶油增加次乌头碱透皮速率12.23倍。结论散结止痛巴布膏的透皮促进剂可采用2%桉叶油或2%氮酮与10%丙二醇合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HPLC法,以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Ⅱ、熊果酸和次乌头碱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了散结止痛巴布剂的醉提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回流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多指标综合概率分析法分析数据.结果显示,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