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采用HZ-01型医用毫米波治疗痹症154例。结果表明,毫米波对痛痹、着痹、行痹、热痹等不同的痹症均具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达98.7%,疗程仅10.68天。  相似文献   
2.
张锡纯一生善治伤寒、温病与各类急证 ,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尤精于热病的善后调理 ,究其辨证立法的本质内涵而言 ,仍不离辨证施治的主旨。所论调理措施主要有药物调理、饮食调理、精神调理 3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中医古代脾病名的丰富内涵,发掘祖国医学辨证治疗脾胃病的独到优势,加深中医脾胃学的研究,分别从饮食所伤、水湿所致、风邪为患,因于虚劳等4个方面,对15个古脾病名,从概念、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方法选用上作一归类论述,为中医古脾病名的研究以及脾胃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安徽歙县医家程文囿所撰《医述》是新安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程文囿字杏轩,号观泉,清代乾隆、嘉庆、道光间名医,是著名新安医家之一。现仅就《医述·女科原旨》中有关调经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意义作一探述。1 调经必理气经水者,阴血也。阴必从阳,故其色红,禀火色也。《女科原旨》曰:“血为气之配,气热则热,气寒则寒,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气清则清,气浊则浊。成块者,气之凝也;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来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色淡者,亦虚也;错经妄行者,气之乱也;紫者,气之热也;黑者,热之甚也。”可见理气当分为寒、热、升、降、补、…  相似文献   
5.
徐重明  汪自源 《光明中医》2014,(7):1357-1358
为了深入研究肝系病的辨证规律,本文通过对肝阴肝阳的病机特点分析,分别从中焦土虚、肝阳不用;肝阳内郁、横逆犯脾;肝阳郁而化火内扰;阳用式微,肝脏血虚生寒;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寒凝肝脉;肝阴不足、水不涵木等6个方面作一定的探讨,以期发掘中医学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6.
徐重明  汪自源 《光明中医》2013,28(8):1529-1530
本文通过历代中医文献对其论述和记载,分别从痰扰清空、痰邪攻心、痰阻脾胃、痰邪袭肺4个方面对古痰证病名作一归类论述和分析,深入研究有关痰证的病理,以期为中医痰证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药在临床上可以与多种药物配伍运用,现仅就其与行气药、温经散寒药、舒筋活络药的配用作一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8.
医圣张仲景善用调和营卫法治疗内科杂病,其立法及选药对今天仍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本文结合《伤寒论》条文,就其调和营卫法的临床指导意义,作如下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汪自源  徐重明 《四川中医》2001,19(12):63-63
通过对瘀水互患和瘀水同源、同治理论的发掘,结合临床典型病案,就临床常见的下肢肿胀疼痛症的具体辨证施治作了理论和临床上的探讨,指出根据瘀热和水湿壅滞的瘀水互结特点在治疗原则上采用瘀水同治法为主,辅以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利水药,可获得较好疗效。深入对该法的临床运用探讨,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叶天士从痰饮治咳喘证经验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