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2019年杭州市登革病毒分子特征和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 收集登革热患者血清样本,分析登革热流行特征。分别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登革热抗体、登革病毒核酸及其型别,再对核酸阳性样本进行E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结果 2019年杭州共检测登革热病例212例(输入性病例158例,本地病例54例),其中65例IgM抗体检测阳性,178例DENV通用型核酸检测阳性。输入性病例中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均有检出,以DENV-1为主(占51.9%)。本地病例多由DENV-1基因I型(6/54)、IV型(26/54)和DENV-2 Cosmopolitan基因型(2/54)病毒引起,E基因序列分别与2019年广州和南昌流行株、2015年菲律宾株和2018年泰国株同源性较高。其中DENV-1基因IV型本地流行病毒的E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序列相似性高达99.9%~100%,推测为多起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结论 受东南亚登革热疫情影响,杭州2019年登革热病例数量增幅明显,呈型别多样化、本地病例溯源复杂的特点,需进一步加强DENV分子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3.
矮小身材儿童全血锌、铜、铁、钙、镁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矮小身材儿童全血锌、铜、铁、钙、镁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88例矮小儿童的全血锌、铜、铁、钙、镁含量。结果:矮小儿童的低血锌、低血铜、低血铁、低血钙发生率分别为55.68%、28.41%、51.14%和71.59%,血镁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5种金属元素升高者。低血锌、低血铜、低血铁发生率分别在家族性矮小、GHD、体质性等原因引起的矮小儿中最高,而低血钙率在3组矮小儿间无明显差别。结论:矮小身材儿童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锌、铜、铁、钙缺乏,且低血锌、低血铜、低血铁发生率在不同病因中存在差异,故对矮小儿童要注意适当补充锌、铜、铁、钙等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4.
汪皓 《临床内科杂志》1999,16(4):221-221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川畸病,本病主要见于小儿,2岁以内发病率最高,10岁以后发病极为少见,男女之比约为1.5∶1,无明显季节性。本病急性期病死率约为1%~3%。随着对此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临床发现的病例亦逐年增多。本院1997年共收治...  相似文献   
5.
为了及时发现和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动态,本实验室采用常规的培养分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本地区疑似流脑患者脑脊液(CSF)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微量元素与癌肿的关系受到许多学者关注,但有关大肠癌的资料甚少。而且以往的研究仅限于测定个别元素在血液和组织样品中的含量。为此,我们设计本实验对大肠癌患者的血清和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比较系列测定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热性惊厥(FS)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浓度,分析两者在儿童FS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与儿童FS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将60例FS患儿分为单纯型FS(SFS)组32例和复杂型FS(CFS)组28例;对照组60例,为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中血清IL-1β、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 IL-1β在FS组为高表达,而对照组中为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S组中IL-1β表达明显高于SFS组(P<0.05)。对照组IL-10明显高于FS组(P<0.05);IL-10在CFS组较SFS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和IL-10在FS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13,P<0.05)。结论 IL-1β和IL-10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儿童F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有协同作用,与FS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并确定2002-2008年杭州地区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优势菌株的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或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2002-2008年杭州地区分离的31株伤寒沙门菌、40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型并分析.结果 40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可分为6个PFGE型,P1型和P2型属于同一个克隆系,99.0% (400/404)菌株属于该克隆系,其中P1型菌株占该克隆系菌株的93.3% (373/400).31株伤寒沙门菌株存在高度多样性,可分为14个PFGE型、28个MLVA型(分辨率90.3%)、3个MIST型.根据MLVA各型靶位点多态性差异,本地区流行的伤寒沙门菌株与东南亚地区菌株相近,但与欧洲菌株差距较大,呈高度多态性的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TR1、TR2、Sal02可作为本地区伤寒沙门菌株的检测标志.伤寒沙门菌株MLST型别包括了目前国际上发现的所有3个型别,但以ST2型为主(23/31,74.2%).结论 近年杭州地区甲型副伤寒疫情由同一亚系菌株感染所致,但本地区流行的伤寒沙门菌株呈现高度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非户籍妇女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多阶段分层抽样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12个社区5391名妇女进行宫颈HPV基因型检测,初筛阳性1445例再进行液基细胞学技术(TCT)检测.运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病变与HPV亚型的相关性.结果 HPV阳性中最常见的5种基因型为HPV16(9.56%)、HPV58(8.52%)、HPV52(6.92%)、HPV18(6.31%)、HPV6(5.65%).未见上皮内病变/恶性细胞(NILM)组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中高危型HPV比例分别为26.99%、96.8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LM与HPV6、HPV11、HPV43有相关性,LSIL病变与HPV35、HPV51、HPV56相关,ASC-US病变与HPV31、HPV39相关.HSIL+组HPV16、HPV33和HPV58感染的风险较非HSIL+组明显升高.结论 特定高危型HPV基因型与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有相关性,尤其HPV16、HPV33、HPV58感染,可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