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老年性阴道炎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之一,绝经后约有30%的妇女会发生此种疾病。此病属中医“带下”、“阴痒”范畴。近2年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和外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7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76例均为门诊病人,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老年性阴道炎的诊断标准。年龄47~68岁,平均53.5岁。病程7天~2年,平均20天。其中带下量多者64例,阴痒68例,阴中灼热43例,阴中疼痛39例,伴尿频、尿急者41例。本组病人治疗前均进行了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未发现霉菌、滴虫、淋菌等。阴道清洁度Ⅱ度42例,Ⅲ度34例。治疗方…  相似文献   
5.
妇科腹部手术前后中医药治疗临床观察江建南蒋俭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我科从1985~1995年,在妇科腹部手术前后应用中医药治疗患者63例,达到了减轻盆腔的炎症,促进胃肠等功能迅速恢复、加快康复的作用。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  相似文献   
6.
息隐配伍前列醇终止早孕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和有效的非手术方法。目前在临床已普遍应用,其适应症也在临床医师的摸索应用中不断扩大。本文就我院1995年11月至1996年11月所进行的837例药物流产患者,对其中724例完全流产者,从其年龄、孕龄、于它位置、疼痛程度、出血量、排出胎羹大小、排出时间及血型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分析如下。724例均为1995年11月至1996年11月在我院妇科行药物流产,口服米京前列震后6小时之内排出绒毛球,且阴道出血量未明显超过患者平时月经量。服药前准备:完善尿妊娠试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  相似文献   
7.
习惯性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中医中药治疗此病有一定的优势,临床常用固肾健脾、益气养血等法治疗,而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本病中应用较少,许多活血化瘀药被认为是妊娠禁忌药.李光荣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活血化瘀法保胎取得了满意疗效.在她的指导下,我科病房用此法治疗34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现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例1:患者,43岁。因经期延长5年,于1994年5月18日至1994年10月26日在我院住院治疗。妇检(一)。有“功血”及“马凡氏综合征”病史,要求中药治疗,因效果不显,于住院后4个月行诊刮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部分腺体为非典型增生,部分为子宫内膜腺癌(高分化)”,手术治疗而愈。 例2:患者,42岁。因经期延长2年,月经量多3个月,于1996年10月24日至1997年2月2日有我院住院。入院查体:宫体前位,如孕4个月大小,质地偏硬,有不平感。诊断为“子宫多发性肌瘤”,并经B超证实。于入院20天后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中—高分化),肌层未见浸润,未见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益妇宁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剂量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选择药物流产后(瘀血内阻证)妇女240例,高剂量组(80例)口服益妇宁胶囊680mg;低剂量组(80例)口服益妇宁胶囊340mg;对照组(80例)口服安慰剂。胎囊排出即开始服药,2次/a,共7d,随访至药物流产后第1次月经来潮。以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出血量为主要评价指标,以中医证候积分、血红蛋白、凝血3项、下次月经情况、完全流产率为次要评价指标,评价益妇宁胶囊疗效;以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等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全数据集中,益妇宁胶囊高剂量组平均出血时间216.68h(9.03d),低剂量组平均出血时间267.09h(11.13d),对照组平均出血时间355.76h(14.82d)。符合方案集中,高剂量组平均出血时间215.08h(8.96d),低剂量组平均出血时间262.43h(10.93d),对照组平均出血时间340.32h(14.18d)。出血时间、出血量、中医证候,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妇宁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瘀血内阻证)安全、有效,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