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训练组患者加强术前体位过伸训练,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后产生的效果,以此证明术前体位训练的必要性。方法:选择经确诊后需进行手术的25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依据在手术前是否进行了体位训练分为常规组与训练组,常规组124例患者术前除给予常规护理外,未增加任何护理干预手段,训练组12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补充术前体位训练,对比两组结果。结果:训练组患者在术后出现的头晕、头痛、恶心与呕吐等不适症状方面数据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施行了手术的甲状腺患者术后易出现不适感的现象,可以通过进行术前体位训练来增加患者颈部的耐受度,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2.
发热患者中西医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可出现在各种疾病过程中,笔者在护理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该症,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人体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所致的一种疾病,以发热为常见症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护理上应与热病在各个阶段的  相似文献   
3.
目标研究合并糖尿病的肛周脓肿患者临床特征以及主要致病菌的感染特点。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于我院肛肠外科的肛周脓肿患者,分为糖尿病组(研究组)及非糖尿病组(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临床信息及脓液细菌培养结果,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性。结果研究组年龄大于对照组(P<0.05),合并内科疾病以及合并肛瘘者高于对照组(P<0.05);对疼痛感知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脓肿培养克雷白杆菌属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肛周脓肿患者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克雷白杆菌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1-1999.1(3071例)和2000.1-2009.1(3071例)两组住院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统计产后出血的人数和发生率等数据并进行预防措施的比较。结果:前者产后出血人数39人,发生率为0.65%。后者产后出血人数39人,发生率为0.65%。结论:恰当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是必要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PICC管引流并注入药物。方法患者取坐位,患侧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麻醉后行胸穿,将PICC管置入胸腔内固定,并依次连接三通、橡胶引流管、体外引流袋,持续或间断引流2d~21d后从胸腔内注入PDD或白介素2等药物。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均一次成功置管,无气胸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PICC管体外引流并注入药物,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省时、省力,患者痛苦少,易于接受。可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适,提高生存质量。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提高了PICC管置管术的成功率,有效降低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40年代起,从人的泌尿生殖道培养出支原体,其中有意义的解脲支原体(简称UU)是引起急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的潜在病因,甚至可导致习惯性流产、死胎等犤1犦。实验室诊断主要依据PCR和培养,前者在应用时可能会有很高的假阳性和一定比例的假阴性,后者因营养要求高、培养条件苛刻等因素影响阳性率。近年解脲支原体培养试剂盒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增多,本文以2种试剂盒进行同步培养,做一比较与评价。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标本来源100例女性,无菌棉拭子取宫颈分泌物用2种方法同步培养鉴定,培养阳性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UU感染。1.1.2支原体试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行肺大泡切除患者的护理。方法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各种管道护理,特别是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患者深呼吸及按压伤口后用力咳嗽,锻炼肺功能,协助翻身拍背排痰。行心电监护,对症及支持疗法,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输液、输血过快。结果本组患者治愈出院,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对胸腔镜行肺大泡切除的患者,只要做好心理护理及各种管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翻身拍背排痰,观察病情变化,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穿孔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收集广州市某医院1995-2015年收治的17例食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治愈(其中1例患者行胸段食管修复术后出现食管瘘,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仅能进食半流质食物),1例患者因败血症转院后死亡,1例患者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结论食管穿孔应早期确诊并根据病情特点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