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芪归益肾方(黄芪、当归、川芎、怀牛膝)通过调控微小RNA-141(miR-141)的表达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小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UUO方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以下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洛汀新组(50 g/kg),芪归益肾方高(50 g/kg)、低(10 g/kg)剂量组。术后连续灌胃10 d后将小鼠处死,留取各组小鼠肾组织。肾组织标本用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胶原蛋白IV(collagen IV,Col IV)、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RT-PCR)法检测miR141、TGF-β1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存在不同程度的肾间质纤维化改变,而药物组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减轻(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芪归益肾方高、低剂量组和洛汀新组TGF-β1、Col IV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而MMP-9表达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RT-PCR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芪归益肾方高、低剂量组和洛汀新组miR-141表达明显升高,而TGF-β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小鼠UUO模型中,芪归益肾方可能通过调控miR-141表达来影响TGF-β1和MMP-9表达,减少ECM成分的异常积聚,从而抑制肾脏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恶性肿瘤患者中草药使用现状,总结用药特点和规律,挖掘抗癌中药基本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筛选出诊断为恶性肿瘤的388张处方,对处方中患者信息和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对高发癌种的基本方进行提炼。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中女性占比略高(53.35%),该病好发于50~70岁的人群(占比63.4%),前五种高发癌种分别为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总占比68.04%)。处方组成药味数集中在15~25味(占比65.47%),单剂处方金额集中在20~60元(占比56.45%),前三类高频率使用的中药为清热药、补虚药和化痰止咳药。总结提炼出了治疗乳腺癌、肺癌、胃癌的中药基本方。结论:对抗恶性肿瘤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可为开展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慢病管理模式提供理论支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加味当归补血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加味当归补血汤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气相色谱从加味当归补血汤的挥发油中共分离出41种成分,其质谱经Xcalibur工作站检索与NIST标准质谱图库对照,鉴定出了其中18种成分,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89.22%。主要成分为6-丁基-1,4-环庚二烯(32.30%)、2’,4’-二甲基异丙基-苯基甲酮(18.59%)、3-正丁烯基苯酞(18.42%)、羟乙茶碱(3.59%)、4-乙烯基愈创木酚(3.58%)、1,4-环己二烯-1,2-二羧基酸酐(3.09%)。结论:该实验分析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加味当归补血汤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疹止痒喷剂对接触性皮炎模型和瘙痒模型动物的药理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用DNCB(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对小鼠进行致敏与激发,4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药哈西奈德乳膏组(0.01 g·kg-1),消疹止痒喷剂高和低剂量组(1,0.5 g·kg-1),每组10只,另取10只未致敏小鼠作为正常组。各用药组分别外涂药物于小鼠右耳的正反两面,连用15 d,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予空白基质外涂,用肉眼观察小鼠右耳结痂情况,测厚仪测量右耳中部厚度,电子天平称量左右耳片质量,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用右旋糖酐诱发小鼠瘙痒模型,ICR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药止痒醑组(1 g·kg-1)、消疹止痒喷剂高和低剂量组(1,0.5 g·kg-1),每组10只,各用药组连用药3 d,末次用药1 h后ih右旋糖酐,观察小鼠一定时间内的瘙痒次数。结果:消疹止痒喷剂对接触性皮炎模型小鼠影响的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结痂数明显升高,耳厚度和质量明显增加,血清IL-4含量明显增加,血清IFN-γ含量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哈西奈德乳膏组、消疹止痒喷剂高和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耳结痂数,耳厚度和质量,血清IL-4含量,升高血清IFN-γ含量,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接触性皮炎模型组小鼠耳表皮增厚,可见轻度细胞内水肿及轻中度细胞间水肿,真皮浅层大量单一核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各给药组均能明显模型小鼠耳部炎症浸润。消疹止痒喷剂对瘙痒模型小鼠影响的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止痒醑组、消疹止痒喷剂高和低剂量组均能降低小鼠的瘙痒次数(P0.05,P0.01)。结论:消疹止痒喷剂对接触性皮炎模型和瘙痒模型小鼠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病模型研究芪归益肾方通过调控细胞信号通路TGF-β/Smad/ILK的表达水平影响肾脏纤维化进展的程度。方法:昆明种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芪归益肾方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制备UUO肾病模型后分别进行药物干预,第10天处死后取肾组织,分别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信号转导分子2(Smad2),Ⅰ型胶原(Col-Ⅰ)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组织TGF-β1,Col-Ⅰ和ILK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肾组织TGF-β1,Smad2,Col-Ⅰ,ILK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小鼠肾组织TGF-β1,Col-Ⅰ和ILK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肾脏纤维化程度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和芪归益肾方组治疗后肾脏纤维化程度均有减轻,明显降低小鼠肾组织TGF-β1,Smad2,Col-Ⅰ,IL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小鼠肾组织TGF-β1,Col-Ⅰ和ILK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其中芪归益肾方治疗组比较贝那普利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芪归益肾方对于UUO肾病模型的纤维化病变程度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主要与调控细胞信号通路TGF-β/Smad/ILK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紫癜灵合剂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豚鼠皮内注射抗卵白蛋白的抗血清(含IgG)诱导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观察紫癜灵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以磷酸组胺兴奋的豚鼠离体回肠为模型,观察紫癜灵抗过敏介质组胺的作用。致敏豚鼠灌胃给紫癜灵合剂,观察紫癜灵对血清IgG抗体的影响。结果:紫癜灵呈剂量相关性地抑制豚鼠同种皮肤过敏反应,其中高、中剂量组(20,10g.kg-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紫癜灵呈剂量相关性抑制磷酸组胺所致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收缩抑制率可达92.26%;紫癜灵可以降低致敏豚鼠体内IgG抗体含量。结论:紫癜灵合剂具有显著的抗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体内组胺活性及减少IgG抗体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信息服务在综合性医院中药房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药学信息服务平台和HIS系统建立中药饮片的全方位信息化服务子平台。结果:提升了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水平,拓展了中药药学服务。结论:药学信息化服务水平在中药房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医院中药房药学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基于移动互联的药物治疗智能管理平台,为打造患者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健康管理平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药物治疗智能管理平台规划、设计、具体建设过程和服务内容的介绍,总结分析2年多来的运行实践。结果:该平台从2018年5月试运行到2020年底,就诊人次2 229人,整理用药清单786份,随访患者202人,完成评估表单590份,提供药师建议1 529人次,患者线上咨询1 651次。随机调查286名患者,就诊体验综合满意度100%。结论:药物治疗管理成为当前医院药学服务转型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智能化多终端的管理平台成为药师实施药物治疗管理和实现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肾炎宁合剂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3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给予肾炎宁合剂;对照组30例,口服尿毒清颗粒,疗程均为6月。观察肾炎宁合剂治疗前后两组尿蛋白和血肌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30/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0/3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与血清肌酐指标,分别经秩和检验(P<0.05)、t检验(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肾炎宁合剂治疗慢性肾炎患者可明显改善尿蛋白及血肌酐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酸枣仁药材中游离氨基酸类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方式用Waters XevoTMTQ质谱仪进行检测。以A(含5 mmol·L~(-1)乙酸胺,0.15%甲酸和5 mmol·L~(-1)甲酸胺的水溶液)和B(含0.05%甲酸,1mmol·L~(-1)甲酸胺和1 mmol·L~(-1)乙酸胺的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Amide(2.1 mm×100 mm,1.7μm),柱温35℃,流速0.4 m L·min~(-1)。结果:所测氨基酸成分在12 min内分离良好,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0 4;加样回收率(n=6)为95.57%~105.36%,RSD均6.7%。结论:本文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可用于酸枣仁的质量分析及控制,并为氨基酸类成分的检测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