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汉利  毛加荣  刘淼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559-1559
近年来,我们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疗效满意,现将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思路与方法。方法: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整体辨证,运用中医理论分析、认识肾脏局部的病理改变,进行微观辨证,整体辨证与微观辨证有机结合,同时汲取与利用现代研究成果。结果: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肾阳虚衰为本病的常见证候,湿、痰、瘀兼挟为患系病变过程中的标实特点; 肾间质纤维化与中医“癥积”相似,和“湿、痰、瘀”相关; “辨证”与“辨病”并重,汲取现代研究成果,则会更加精准地把握病变过程和本质。结论:整体与微观并重而确立治疗法则,是提高本病临床疗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Fabry病为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先天性糖鞘脂代谢异常病。该病较为少见,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Fabry病早期诊断困难,因此常被延误诊断。据报道,Fabry病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男性平均为12.5年,女性平均为13.1年[1]。我科确诊1例患者,报道如下。病例患者,男,22岁,因"全身散在暗红色斑丘疹18年,泡沫尿6年"入院。1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前胸及后背部出现散在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gA肾病病理组织学分级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经肾穿刺活检组织检查确诊为IgA肾病的91例患者,系统分析各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指标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理学分级中lee氏分级Ⅰ、Ⅱ、Ⅲ、Ⅳ、Ⅴ型各占14.28%、35.16%、34.06%、13.18%、2%,病理类型轻者多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疗效较好,而病理类型重者临床表现多为急进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差,预后差;中医证型从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转变,肾脏病理分级也逐渐从I-II-III-IV-V级转变,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结论: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化,早期肾活检明确病理组织学分级对本病的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为传统中医的辨证分型提供了现代医学的病理和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的病理改变特征、临床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根据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结合自身经验,分析、总结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灶状、多灶状甚至片状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肾小管功能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慢性肾衰竭、尿液轻微改变是其临床特点;引起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的原因不同,其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特点各异。结论: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有机结合是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IgA肾病是一组以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故又称"系膜增生性IgA肾病",为一种免疫病理诊断的肾小球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16岁-35岁的患者占总发病患者数的80%左右.临床上符合IgA肾病免疫病理诊断条件的慢性肾小球疾病为数众多,在我国高达35%-40%;其临床表现多样,从单纯的尿检异常乃至高血压、水肿、大量蛋白尿、肾衰竭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肾散结复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和5/6肾切除(Nx)模型大鼠的肾脏病理改变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UUO组和Nx组,各组再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益肾散结药物组、百令胶囊组。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肾复康Ⅱ号颗粒405mg/kg·d、百令胶囊颗粒270mg/kg·d灌胃。UUO组术后1天开始灌胃,给药7天、14天、21天后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和肾功能变化。Nx组术后第9周开始灌胃,21天后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益肾散结药物组与模型组、百令胶囊组相比,肾脏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肾功能指标明显下降,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益肾散结复方对UUO和Nx大鼠肾功能和肾脏组织学变化均有较好防治作用,可为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陕西地区36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实验室资料。结果:病理类型以Ⅳ型最常见,其次为Ⅴ+Ⅳ型;Ⅳ、Ⅴ+Ⅲ、Ⅴ+Ⅳ型LN肾病综合征者发生率高,Ⅱ型、Ⅲ型LN肾炎综合征发生率高,Ⅳ型LN肾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从肾外临床表现来看,血液系统损害最常见;Ⅳ型AI评分最高;Ⅳ、Ⅴ+Ⅳ型贫血程度最重,尿蛋白定量最大,且ANA、抗ds DNA、hs CRP增高、补体C3、C4降低阳性率均较高,肾脏病理活动性最明显。结论:本组资料显示LN病理类型以Ⅳ型最常见,临床分型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临床表现以血液系统损害、皮疹最常见,Ⅳ型AI评分最高,Ⅳ型贫血最重、尿蛋白定量值最大、且ANA、抗ds DNA、补体C3、C4降低阳性率均较高,因此临床中我们应积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正>病例刘某,女,49岁,以"乏力,恶心呕吐3月余"于2016年10月12日收住入院。3月前因便秘自服"番泻叶煎剂"后出现腹泻,伴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2月前于当地卫生院静滴"奥美拉唑"、"氨苄青霉素"4 d,口服"安乃静"1片,上述症状无改善; 10 d前症状加重,胃镜检查提示"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血常规检查:HGB 103 g/L,肾功能检查:Scr 174μmol/L,UA 129μmol/L,e GFR 29. 16 ml·min-1·1. 73 m-2。入院表现: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尿量正常,无夜尿增多。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8 kg。否认肾脏疾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关节痛、皮疹、脱发及口腔溃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益肾散结复方及其拆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的影响研究。方法:取健康清洁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温肾益精化瘀组、滋阴益肾化瘀组、益气化瘀组及全方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灌胃;温肾益精化瘀组、滋阴益肾化瘀组、益气化瘀组及全方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达疗程后,测定大鼠尿蛋白定量及血清中尿素氮、血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浓度,观察电镜下肾脏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益肾散结复方全方组及拆方组均能调节脂代谢紊乱、控制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修复肾脏组织。其中,全方组在控制蛋白尿,改善血清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尿素氮、血肌酐、修复肾脏组织方面显著优于阳性药物对照组。结论:益肾散结复方全方组及拆方组均能有效调节脂代谢紊乱、控制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修复肾脏组织,为进一步开展细胞实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