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蚂蚁的药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蚂蚁在我国的应用历史十分悠久。据汉代《周礼》记载,蚁子酱曾被列为帝国御膳佳品。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也有蚂蚁的记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进一步阐述了蚂蚁的药用与食用价值,指出:“高广溪洞间酋长,多取蚁卵,淘净为酱……非珍贵者不可得也。”并说蚂蚁有。益气力,泽颜色之功效”。  相似文献   
2.
汤剂是中医应用最广泛的传统剂型。目前,煎剂的制备工艺基本上还是遵古煎制,没有更大的发展。与制药工企中其他中成药剂型的生产工艺比较,差距很大。中药汤剂制备现代化,应尽量采用低成本的乙醇和水做溶媒,应用超声波提取,其优点用以提高煎出率、提高汤剂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在进行蒙药材来源调查时,发现枫香脂Liguidambar formosana(金缕梅科)的药材名称较为混乱,以至个别地区将不同规格的枫香脂做为两种甚至三种药材配伍应  相似文献   
4.
蓍草,又称“斩龙剑”。其地上部分是疗效确实的清热解毒药,民间常用于毒蛇咬伤、牙痛、无名肿毒及外伤出血等症。该植物在我省长白山区及中部丘陵地带广为分布,蕴藏量很大,但历来极少药用,应积极开发利用。蓍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60厘米。叶互生,长披针状线形,边缘篦齿状  相似文献   
5.
败酱是中医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它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据考证,《本草纲目》所记载的败酱是白花败酱。关于败酱名称的由来,陶宏景解释为:“根作陈败豆酱气,故以为名”。自古以来,全国各地所使用的败酱,原植物来源十分复杂。《中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的败酱原植物为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与白花败酱P.Villosa Juss。的全草。黄花败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吉林省,虽有丰官的野生资源,但长期以来未能充分利用。研究黄花败酱及其相关药材的生产利用,对指导临床用药,对开发天然药物资源,无疑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中草药资源丰富,从东部长白山地到西部白城草原,蕴藏着大量的天然药物资源。据初步统计,我省可资利用的野生药用植物约1100种,药用动物约400种,计中药材1000余味(包括民间药和西药原料药)。资源虽然这样丰富,但生产利用的却很少,药材经营部门收购的大约130种。即或连基层卫生部门自采自用的品种计算在内,也不超过150种。  相似文献   
7.
<正> 本实验观察了植物来源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对实验性肝炎过程的影响。实验共用145只体重200~250g 的雄性大鼠。肝中毒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_4)50%油溶液0.4ml/100g 体重。于4天内,每天注射一次。多元酚类物质是从齿叶草(Odon-tites serotina Dum.)(剂量为0.3g/kg)、苹果(Malus pallasiana Juz.)(剂量0.2g/kg)和蒙古山萝卜(Scabiosa comosa F.ex R.)(剂量为0.15g/kg)等植物中提得。实验时用水做溶剂灌胃给药。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从秦汉代《神农本草经》的365种,发展到当代《中药大辞典》收载的5767种,经历了近二千多年的漫长岁月。由于对中药材缺乏鉴定和宣传等原因,故在中药材的生产、收购,使用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混乱品种(诸如伪品、误用品,类用品、地方习用品等)。据初步调查吉林省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就有60余组(详见附表)。这不仅影响药材质量,甚至有的在临床中带来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9.
<正> 金银花为常用中药。其传统植物来源为忍冬科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主产于鲁、豫、浙、川、陕、桂等地,冀、甘、宁等省(区)亦产。该植物分布虽较广,且近些年各地兼有栽培,但由于药用量大,目前仍供不应求。因此,寻找金银花的类同品药源,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国内已收购药用的金银花新资源我国仅忍冬属 Lonicera 植物即多达90余种,是金银花的丰富资源储备。近些年来,国内的有关科研单位,为寻找新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原植物、植物化学、药理以及临床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些  相似文献   
10.
山药丸为《北京市药品标准》(1985年版,上册)收载的中成药,后被《卫生部药品标准》收载,本书同时收载了薯蓣丸。在《植物药》中,山药为薯蓣Dioscorea Dpposita Thunb.的别名。山药丸与薯蓣丸是特殊形式的同名异方丸剂。在我国历史的医药典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