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睡眠(sleep)是人类的本能。表现为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对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人类睡眠是一种自我保护,是保持健康的积极生理过程。也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调节精神和储存能量的重要方式。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使疲劳的各种细胞恢复正常机能,是机体正常代谢、疾病康复的重要条件。现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强,睡眠障碍日益增加。临床主要表现为失眠,近年来失眠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  相似文献   
2.
樊希承  黄颖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41-3043
目的:用核孔滤膜法测定高血糖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rythrocyte Deformability,ED)与血糖水平的变化关系,以红细胞变形性入手来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机制。方法:用核孔滤膜红细胞测定仪检测62例高血糖患者的红细胞滤过指数(Filtrationindex IF)测定出红细胞变形能力。与年龄、性别、血脂相近的正常人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在高血糖患者中,与血糖正常对照组红细胞变形能力进行对比,经统计处理,两组高血糖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t=18.69,t=15.26,P<0.01)。,高血糖与红细胞变形能力呈负相关。结论:高血糖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使红细胞膜上脂类和红细胞浆成分发生变化。红细胞ED降低与血糖增高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红细胞变形性变化,成为研究高血糖控制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观察脂肪肝的逆转状况,评价脂肪肝转归的影响因素,筛选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实验于2004-03/08在福建省厦门市医药研究所药物中心实验室和检验医学实验室共同完成。选择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24只,饲基础饲料;模型组60只,饲高脂饲料。制备成功的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60只分4组,脂肪肝模型组10只,平脂冲剂抗脂肪肝治疗组18只:改饲基础饲料,同时平脂冲剂18g/kg灌胃,1次/d。东宝肝泰抗脂肪肝治疗组16只:改饲基础饲料,同时东宝肝泰冲剂0.225g/kg灌胃,1次/d。自然恢复组16只:改饲基础饲料,不喂药。第6周末,取血及肝脏组织检测。检验血脂和肝功能;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和肝脏脂肪的多项生化指标。结果:纳入动物84只,血浆检验79只进入结果分析,肝组织脂质和病理检验69只进入结果分析。因死亡和检验误差部分脱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7周后模型组的大鼠肝脏细胞发生脂肪变性。①大鼠血脂和肝功能指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r-谷氨酰转肽酶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其中三酰甘油含量明显升高正常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抗脂肪肝治疗组、自然恢复组分别为(1.22±0.89),(2.56±0.97),(1.39±0.88),(1.92±1.03)mmol/L,P<0.001。②大鼠肝脂肪变性与肝脏脂质指标:肝细胞中的胞浆内出现脂滴,肝脂肪变性为 ~。抗脂肪肝治疗和自然恢复后,血脂和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抗脂肪肝治疗组变化显著(P<0.001)。肝组织脂质和病理也有不同程度逆转康复。结论:高脂饮食饲养大鼠可导致肝细胞的脂肪变性,为理想的脂肪肝动物模型,具备人类脂肪肝特征,多数单纯性脂肪肝如能早期诊治,可以阻止脂肪肝的进一步发展并使其逆转。抗脂肪肝治疗好于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4.
复方全蚕粉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复方全蚕粉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ip SD大鼠复制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按血糖值将模型大鼠随机分、模型组、复方全蚕粉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5,1.0,2.0 g.kg-1)、阿卡波糖组(3 m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全蚕粉胶囊各剂量组可使FPG,TC,TG,LDL-C和MDA显著降低,而HDL-C和SOD显著升高(P<0.05或P<0.01),能有效地改善高胰岛素血症状态。结论:复方全蚕粉胶囊能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调脂药物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方法动物实验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分为药物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测各组血液生化指标并作比较。临床试验:选取高脂血症患者,排除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服药前后测定多种血清生化指标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调脂药物对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均有很明显降血脂作用。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脂药物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和高脂血症患者均有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黄颖  樊希承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124-126,128
免疫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酶免检测技术已逐渐无法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现今发展的主流已不再是用放射性同位索标记的测定方法(避免污染环境及对人体损害).而是转向于能在任何地方操作的快速均相和固相测定,最终趋向于能够检测到皮克或10^-18摩尔级的、非同位素的、自动或半自动的实验室测定技术,发光免疫分析技术顺应了这一潮流,开创了免疫诊断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脂冲剂对高脂饲料造模大鼠脂肪肝病理形态和生化指标的影响以证实其疗效。方法:在常规组织学现察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改良锇酸染色脂滴进行多参数定量检查;并测定肝脏过氧化脂质含量和肝脂含量。结果:用改良锇酸染色方法,脂滴较常规HE染色更为清晰。平脂冲剂能使脂滴数量减少、面积缩小,肝/体比值亦缩小;可有效抑制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结论:平脂冲剂可明显阻止和改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对脂肪肝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植物凝集素分别溶于纯水或生理盐水中,得到△λ=20nm、55nm的同步荧光光谱.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中插入起偏器和检偏器测得偏振度。结果表明植物凝集素在纯水中发生聚集,酷氨酸残基可能位于聚集部位,植物凝集素在纯水中不稳定,易沉淀。  相似文献   
9.
厦门市机关干部脂肪肝检出率和危险因素郭德增,吴秀治,黄乐天,吴鹭萍,叶阿金,樊希承,王爱萍,黄颖关键词脂肪肝,检出率,危险因素,厦门近年来,临床体检中脂肪肝检出入数与日俱增,为弄清厦门市机关干部、职工脂肪肝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现将初步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樊希承  黄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8):1525-1525,1527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脂肪肝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CH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血脂的含量变化,证实CHE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健康组与脂肪肝组中测定CHE浓度及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GT等酶类活力及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进行了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肝患者CHE活性上升最显著(P<0.001),TC、TG也明显增高(P<0.01)。结论提示CHE是常规生化指标中测定脂肪肝最敏感的检测项目,联合检测CHE活性及相关项目对脂肪肝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