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以补血益气、补肾凉血的中药治疗狼疮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脱发的病例按病情、性别、年龄均衡后分为西药组(23例)、中药组(27例),分别采用硫酸羟氯喹+泼尼松、中药+硫酸羟氯喹+泼尼松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1、2、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药组治疗第1、2、3个月脱发面积积分、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C3、补体C4、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分别是81.5%、85.2%、85.2%。西药组治疗1个月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56.5%;治疗2个月后脱发面积、狼疮活动指数、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65.2%;治疗3个月后脱发面积、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C3、补体C4、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78.3%。两组组间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脱发面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χ~2=1.972,P=0.160;治疗2个月后脱发面积、狼疮活动指数、补体C3有显著性差异(P0.05),χ~2=1.653,P=0.199;治疗3个月后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χ~2=0.279,P=0.597。  相似文献   
2.
探索污染中药饮片的耐热菌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以9个品种中药饮片为研究对象,采用MALDI-TOF-MS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和Illumina Miseq的16S rR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品的耐热菌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茎类饮片(鸡血藤、通草、小通草)的污染菌检出率最高,种类最多;而果实类饮片(南五味子)检出率最低,污染菌种类最少;根类饮片中,广山药和熟地黄的污染菌检出率和种类偏低。耐热菌微生物类群以芽胞杆菌科和类芽孢杆菌科为主;其中检出率最高的菌属为芽孢杆菌属,还包括短小芽孢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土壤芽胞杆菌属,高通量测序注释的其他菌属为肠杆菌属、短波单胞菌属、明串珠菌属、甲基杆菌属、脱氯单胞菌、泛菌属、克雷伯菌属和欧文氏菌属等。中药饮片的耐热菌微生物群落潜在危害因子,应完善其微生物限度标准,严格控制产品中的致病菌,加强中药饮片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免疫功能、疗效的影响。方法:90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例按性别、年龄、DAS28积分均衡后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1组(30例)、观察2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1组采用健脾祛湿、益气养血药膳联合西药治疗;观察2组采用祛风除湿、活血强筋、温阳养阴中药联合西药治疗。3个月后评价治疗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0.0%,观察1组73.3%,观察2组76.7%,观察1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膳健脾祛湿、益气养血,可以提高疗效和长期中药治疗的依从性;中药祛风除湿、活血强筋、温阳养阴能改善α1球蛋白、γ球蛋白百分率、CRP、IgG、辅助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辅助性T淋巴细胞/抑制性T淋巴细胞比值、CD4绝对计数指标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补血益气、凉血解毒中药治疗狼疮性面部蝶形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面部蝶形红斑的病例按病情、性别、年龄均衡后分为西药组(23例)、中药组(27例),分别采用硫酸羟氯喹+泼尼松、中药+硫酸羟氯喹+泼尼松治疗3月,分别于治疗1、2、3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药组治疗第1、2、3月皮损积分、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C3、补体C4、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分别是81.5%、85.2%、85.2%。西药组治疗1个月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57.5%;治疗2月后皮损积分、狼疮活动指数、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65.2%;治疗3月后皮损积分、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C3、补体C4、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78.3%。两组组间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皮损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X2=1.972,P=0.160;治疗2月后皮损积分、狼疮活动指数、补体C3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X2=1.653,P=0.199;治疗3个月后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X2=0.279,P=0.59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及药膳辅助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风湿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辅助组(30例)、药膳辅助组(30例)、单纯西药组(30例),分别给予中药+西药、药膳+西药、单纯西药治疗12周。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疾病活动分数(DAS)、营养学指标。结果治疗12周,中药辅助组以及药膳辅助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P0.05);中药辅助组及药膳辅助组患者的DAS显著低于单纯西药组(P0.05);中药辅助组及药膳辅助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单纯西药组(P0.05);药膳辅助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均显著减小;中药辅助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药膳辅助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及药膳辅助西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明显降低疾病活动分数,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管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甲氨喋呤片、柳氮磺吡啶片、尼美舒利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风除湿、活血强筋、温阳养阴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对血管状况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18/3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23/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RAI、Sw J+s、ESR、GH及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D-二聚体、腕关节滑膜厚度、左踝臂指数、右踝臂指数、左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右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的D-二聚体、腕关节滑膜厚度、左踝臂指数、右踝臂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风除湿、活血强筋、温阳养阴中药能通过影响D-二聚体、腕关节滑膜厚度、踝臂指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改善关节滑膜微循环状态和全身循环状态,与西药联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