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神经根回植术结合运动神经移位寄养法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疗效。方法 36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单纯回植组(A组):颈后路显露并根性撕脱C5、C6、C7神经根,C6前根回植入脊髓前外侧,再经前路将其他加入肌皮神经及从C6发出到其他的分支切断,使回植C6与肌皮神经单一联系。运动神经持续寄养组(B组):在单纯回植组的基础上经前路将加行胸内侧神经与肌皮神经端侧缝合,左侧上肢为实验侧,右侧为对照侧。术后1、2、3个月分别观察比较左上肢屈肘功能恢复情况、肱二头肌肌肉运动诱发电位、肱二头肌肌肉湿重称量、肱二头肌肌肉肌纤维横截面积,比较2组间各项指标恢复率的差别情况。结果 C6前根回植术后1、2、3个月,加行胸内侧神经持续寄养的实验组其肌肉湿重、肌肉纤维横截面积、肌肉运动诱发电位恢复率均高于单纯回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动神经端侧寄养法能有效预防骨骼肌失神经肌萎缩,促进脊髓神经根回植后的臂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正>骨样骨瘤是一种良性成骨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主要临床表现有特殊的疼痛症状和典型的瘤巢征象,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至2011年收治12例患者,复习文献,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1岁,以“右上肢多发性肿物28年,右手麻木、疼痛4年”为主诉入院。28年前发现右上肢多发肿物,肿物逐渐增大,4年前在当地医院行右前臂、右肘、右上臂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示:神经鞘瘤。术后出现右手拇指、示指、中指疼痛、麻木。现患者因右腋窝、上臂中段内侧、肘内侧、前臂掌侧肿物复发、增大,右侧卧位或触摸时可引发触电样疼痛和麻木,转诊本院。入院体检:生命征平稳,神志清楚,心肺腹无异常,右上臂、肘部、前臂可见三处手术瘢痕,右腋窝可触及一约4 cm×2 cm×2 cm的椭圆形肿物,质软,表面光滑,局部有压痛,伴右上肢触电样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男女性别不同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支具治疗生存质量评价的影响。方法:将87例支具治疗AIS患者分为2组,男性41例,女性46例,平均随访时间2.5年。2组患者在年龄、随访时间、支具治疗类型、主弯所在节段、以及支具治疗前、治疗后cobb角和Risser征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7例患者均填写脊柱侧凸研究会患者问卷-22(SRS-22)量表,比较2组间量表单个维度和单个条目得分的差别。结果:女性治疗满意度维度得分高于男性(P〈0.05),女性自我形象/外观维度得分也高于男性(P〈0.05);其中自我形象/外观维度的条目4、6、10,以及治疗满意度维度的条目22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功能/活动度、疼痛和精神健康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不同会影响AIS患者支具治疗生存质量的评测结果,评测患者生存质量时需考虑此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前仰卧位关节线收敛角(JLCA)与术后站立位JLCA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84名膝关节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术前JLCA<4°(低JLCA组)和≥4°(高JLCA组)对患者进行分组。术前和术后1年分别测量膝关节活动度(ROM)、髋-膝-踝角(HKA)、负重线(WBL)比、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损伤骨性关节炎预后评分(KOOS)。结果:术前,高JLCA组的HKA、WBL比和潜在外侧松弛度明显小于低JLCA组(P<0.05)。高JLCA组的Kellgren和Lawrence评分高于低JLCA组(P<0.05)。两组之间在胫骨后倾斜度(TPS)、内侧近端胫骨角(MPTA)、总JLCA和关节线倾斜度(JLO)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高JLCA组的仰卧位JLCA、ΔJLCA、内翻JLCA、外翻JLCA和潜在内侧松弛度高于低JLCA组(P<0.05)。低JLCA组的ROM相比高JLCA组的运动范围大(P<0.05)。两组之间的任何临床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在HKA、矫正误差、WBL比、TPS、MPTA骨矫正、总JLCA或JLO之间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但高JLCA组的矫正角和软组织矫正高于低JLCA组(P<0.05)。高JLCA组的术后JLCA、ΔJLCA、内翻JLCA和外翻JLCA高于低JLCA组(P<0.05)。低JLCA组的术后ROM高于高JLCA组(P<0.05)。两组之间的任何术后临床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仰卧位JLCA与术后站立位JLCA相关(r=0.696, P<0.001)。结论:在控制术中JLCA时,术后冠状面排列不受JLCA改变和低JLCA组与高JLCA组软组织矫正差异的影响。然而,与目标冠状面排列相比,两组仍然存在过度矫正。  相似文献   
6.
运动神经移位寄养促进二期神经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运动神经移位寄养提高二期神经修复术疗效的可行性,为其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SD大鼠16只,体重200~250 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n=8):肌皮神经延期修复组(A组),单纯剪断左侧肌皮神经,造成肱二头肌失神经支配模型,6周后行肌皮神经修复;神经移位寄养二期肌皮神经修复组(B组),剪断左侧肌皮神经后即刻将胸内侧神经分支的近端移位寄养于肌皮神经的远端,6周后结束寄养关系行二期神经修复术.两组大鼠右侧不作处理,为对照.二次术后6、12周分别定期观察比较左上肢屈肘功能和肱二头肌恢复情况,行肌皮神经最大诱发动作电位潜伏期和波幅的检测,并测量肱二头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以及Na -K -ATP酶的活性,比较神经修复后两组各项指标恢复率.结果 二次术后4周,B组左前肢可观察到届肘梳理毛发的动作,A组6周才偶见左前肢屈肘梳理毛发.二次术后6周,A、B组最大诱发动作电位潜伏期恢复率分别为187.25%±1.97%和155.96%±3.02%,波幅恢复率分别为46.25%±4.63%和51.21%±2.13%,肌湿重恢复率分别为55.14%±1.99%和74.18%±1.82%,肌纤维横截面积恢复率分别为49.97%±1.71%和55.05%±1.64%,Na -K -ATP酶活性恢复率分别为65.81%±2.24%和71.08%±1.53%;二次术后12周,A、B组最大诱发动作电位潜伏期恢复率分别为145.36%±3.27%和129.83%±8.36%,波幅恢复率分别为51.84%±5.02%和75.22%±2.78%,肌湿重恢复率分别为77.92%±1.73%和84.51%±1.34%,肌纤维横截面积恢复率分别为61.04%±2.68%和78.75%±3.69%,Na -K -ATP酶活性恢复率分别为71.94%±1.65%和84.86%±1.81%.两组在各时间点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神经移位寄养可使失神经的肌肉保持良好状态,促进二期神经修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改良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RS)问卷表的信度和效度,使之更准确为中国青少年脊柱患者服务。方法:组成专项组对简体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会22项患者量表(SRS-22)进行调适和修改,形成改良版SRS量表,将改良版SRS量表及相对公认的简体中文版SRS-22量表寄给84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对寄回的63例(75%)患者再寄第二份调查表,54例(86%)患者寄回第二份调查表。用Cronbach’sα评价量表信度,组内相关系数评价重测信度,通过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同期效度通过与SRS-22各维度比较获得,评价指标为pearson’s相关系数(r)。结果:改良版在5个维度(功能活动度、疼痛、自我形象、精神健康、治疗满意度)的Cronbach’sα系数都大于或等于0.8,5个维度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0、0.85、0.75、0.84,显示了良好的重测信度。因子分析产生5个公共因素,与源量表的5个维度相对应,改良版与SRS-22在5个维度间相关性极高。结论:改良版SRS患者量表拥有同英语国家一样好的信度和效度,对简体中文版SRS-22量表作必要的符合国情调适和修改,更符合Asher等最初编制英文版SRS-22量表的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8.
脊柱侧凸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已越来越受到众多临床专家的关注和重视,临床中随着三维矫形理论和内固定器械的发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AIS治疗效果的评价既往主要是基于放射学检查结果。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及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L)量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手腕部腱鞘滑膜结核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0年间收治的5例手腕部腱鞘滑膜结核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治过程.患者均采用手术清除病灶结合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术后辅以功能锻炼.结果 5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随诊1~2年均未见复发,手腕部感觉及运动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腱鞘滑膜结核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查、治疗和预后的研究,将有助于减轻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危害,减少残疾人数,减少手术人数.方法 根据福建省惠安县32280名中小学生脊柱侧凸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从AIS的筛查、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脊柱侧凸的预后等方面对AIS进行研究.结论 对脊柱侧凸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预后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及发展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