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AP技术即过氧化酶——抗过氧化酶法,对显示脑肠肽细胞及其定位具有较高敏感性。我们在免疫荧光组化方法基础上又建立此方法。 胃泌素是一种主要的脑肠肽,由胃泌素细胞合成、释放,在外周以胃窦分布最多,而中枢神经系统内是否有胃泌素存在,一直不能定论。不久前Loren等用免疫细胞方法证明大鼠脑中确有胃泌素细胞,我们实验室用RIA方法也测出狗中枢各脑区有胃泌素分布。本工作在此基础上用本实验室制备的高效特异免抗人胃泌素(G-17)血清,采用PAP方法观察猫胃窦部和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胃泌素细胞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3 6例 ,按中医辨证 ,分型施以针灸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胃镜、体表胃电图、胃酸和胃蛋白酶血中胃泌素、血中前列腺素E及胃粘膜胃泌素细胞等理化指标检查。结果 :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效果 ,显效好转率达 97.2 3 % ,临床症状消失率达 97.0 2 %。治疗后可使患者血中前列腺素E等防御性因子增强 ,使患者从胃内低酸转向正常状态 ,胃动力功能增强 ,胃电图幅值回升 ,并可促使胃泌素释放 ,有利于胃酸的分泌。此外 ,针灸治疗后G细胞数目和形态及胃镜组织活检病理结果也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结论 :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简便经济 ,无副作用 ,见效快 ,疗效肯定 ,可重复性强 ,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病症有良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则迄今尚未阐明。最近我们的工作证明了针刺对狗的胃酸分泌有明显的调整作用,但针刺对胃运动功能的作用则了解甚少。从针灸临床实践认识到,针刺“人中”穴具有  相似文献   
4.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发现,在大鼠颈髓,延脑和下丘脑有胃泌素免疫反应性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纤维存在;在下丘脑的外侧区观察到胃泌素免疫反应性大细胞,在狗和猫的胃窦粘膜中胃泌素G细胞主要集中在粘膜中带区域,呈连续带状排列。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下丘脑饮食中枢(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LH和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区,VMH)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清醒大鼠胃运动的调节作用。胃收缩运动采用应力传感器记录;中枢和外周给药分别经脑内埋植注射套管和颈外静脉插管;用微电极记录  相似文献   
6.
用合成人胃泌素1-17(SHG)与BSA联接。免疫家兔,成功制成高滴度抗胃泌素抗血清,最终稀释度为1:300,000,可结合~(125)I标记SHG 40—50%。B-3号抗血清的亲和常数为6.99×10~(10) L/M。用氯胺T法进行SHG放射性碘化标记。获得比放射性为600 μCi/μg,回收率99.5±4.9%,批内CV 3.1%,批间CV 3.55%,最低可测限为2.6±1.7pM。我们用本方法测定了空腹正常人、狗、大鼠血浆和大鼠脑组织某些区域的胃泌素含量。本方法的建立为探讨胃泌素的生理作用和临床检测提供了高度灵敏、可靠和稳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病症有良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迄今尚未阐明。本工作用25只狗在氯醛糖麻醉下进行急性实验。用应变片传感器通过多导生理仪记录胃的运动,观察针刺“人中”穴对胃窦部运动的影响,血浆胃泌素的变化及胃窦粘膜胃泌素细胞(G细胞)荧光组织化学变化。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肠神经系统脑肠肽神经元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现胃肠壁内的肠神经系统 (entericnervoussystem ,ENS)可以合成和释放许多种脑肠肽 ,但是与控制胃肠运动有关的脑肠肽是否存在于ENS尚不清楚。我们已报道在灌流大鼠离体胃给以兴奋性脑肠肽胃动素和胃泌素可增强其收缩 ,而用抑制性脑肠肽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intestinalpolypeptides,VIP)则引起其舒张[1 ] 。本研究旨在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壁ENS是否有胃动素、胃泌素及VIP神经元存在 ,及这些脑肠肽神经元与ENS网络及Cajal细胞的关系 ,这对阐明脑肠肽对胃肠运动的调控有重要意义。1 材料和方法1 …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胃肠道运动功能失调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但用现代科学方法探讨其机理的研究仍很少。我们应用高灵敏度的应变传感器(STRAIN GAUGE)直接记录胃运动的变化,为本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学基础。用10只家兔和13只狗进行实验,在α-氯醛醣麻醉下,打开腹腔,把应变传感器固定在距幽门十二指肠连接处1厘米的胃窦部浆膜壁上。应变传感器连接在电桥上并通过高增益直流放大器在RM-6000型多导生理仪上记录。胃运动以收缩频率(次/分)和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生理科学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进展是发现许多存在于胃肠的肽类遍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Rehfeld和我们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出延脑有胃泌素存在,但它的脑内功能和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迄今所知甚少。本工作用大鼠作慢性实验,直接给中缝核内注射五肽胃泌素对胃运动的影响及用免疫组化PAP技术显示延脑中缝核胃泌素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