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抑肽酶对长期低温保存兔肺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抑肽酶对长期低温保存兔肺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离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模型 ,15只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抑肽酶组、对照组 1、对照组 2 ) ,抑肽酶组和对照组 1用Euro -Collins液进行肺灌洗和低温保存(10℃ ,2 4h)后 ,以新鲜兔血离体灌注 30min。抑肽酶组在兔血中加入抑肽酶 (2 5万KIU) ;对照组 1不用抑肽酶。对照组 2取自正常兔肺 ,不进行肺灌洗和保存。灌注中测定肺动脉氧差 (△PO2 ) ,肺动脉压 (PAP) ,灌注完毕取肺电镜观察微观结构。应用TUNEL(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 (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技术检测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 1比较 ,抑肽酶组的动静脉氧差较大 (2 0min时差异显著 ,P <0 .0 5 ) ,肺动脉压较低 (P <0 .0 5 )。电镜观察对照组 1肺结构破坏重。细胞凋亡检测显示对照组 1细胞凋亡数目高于抑肽酶组 (P =0 .0 0 18)和对照组 2 (P =0 .0 0 0 1) ,抑肽酶组细胞凋亡数目高于对照组 2 (P =0 .0 0 0 )。结论 :抑肽酶对于长期低温保存的兔肺有保护作用。细胞凋亡可作为评价肺移植后保护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钱普键  林钢  李德祥 《河北医学》2001,7(2):143-145
我院自 1998年采用自行研制的脊柱前路固定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器械结构新型固定器由钢板、螺钉及固定螺母三部分组成 ,其特点是钢板开有相平行的通长槽 ,螺钉中部有一凸块。在应用时螺钉通过钢板能槽植入椎体 ,钉—板借助螺母锁定形成牢固的框架结构 ,实施对脊柱的三维固定。1.2 使用方法以胸1骨折为例 ,拟固定胸12 —腰2 。侧卧位手术显露胸12 —腰2 椎体侧方 ,胸12 及腰2 各选两点 ,四点相连呈前长后短的梯形 ,在两椎体背侧点钻孔、置钉、上钢板 ,螺母固定 ,再通过钢板滑槽在椎体腹侧两点定…  相似文献   
3.
自Warren和Marshall发现HP并提出该菌可能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以来 ,HP感染的检测发展迅速 ,然而大多试验属于有创性 ,本文通过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采用14 C -UBT、RUT、PCR和组织病理学的研究 ,探讨这四种检测方法对检测HP的准确性。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8年 12月~ 1999年 6月因腹痛、纳差、呕吐、返酸、腹胀、嗳气等上消化道症状来我院门诊行胃镜检查 ,并诊断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 ,年龄 2 2~ 76岁 ,平均年龄 56 .3岁。排除近二周内使用H2 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抗溃疡…  相似文献   
4.
林钢  钱普进 《中原医刊》1999,26(11):50-51
先天性尺桡骨连接是一种不多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手术的方法颇多,但效果不太确定。我院自1983年起,将Kelikian氏手术方式改良后对5例6只上肢畸形施术,随防6个月~3年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8~19岁,平均12-1岁。均为Ⅰ型,左侧4例,前臂固定于旋前位54度~70度,平均60-2度;右侧2例,旋前位畸形均>60度(其中1例为双侧性畸形)。1-2 手术方式:臂丛麻醉或全麻下,前臂尺侧切口显露尺骨,在融合部以远骨膜下节段性切除尺骨干,仅保…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设计并合成苯并吡喃酮酯衍生物并探索其趋骨性。方法 以3-乙酰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酯化、分子内酰化、环合反应得目标物,并用羟基磷灰石吸附实验检测目标物的趋骨性。结果 合成的目标化物(2a,2b,2c)的结构均经IR,^1H NMR,MS及EA确认。结论 目标物(2c)具有比四环素更强的趋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根据具有趋骨性的化合物的共同特征,设计并合成苯并吡喃-4-酮类化合物,检测它们的趋骨性。方法 以苯并吡喃-4-酮为核心,设计并合成了6个在其3位、5位、6位有酚羟基、甲氧基、羧基、酯基、甲氧羰甲氧基等基团的衍生物,用羟基磷灰石吸附实验检测其趋骨性。结果 所有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IR,^1H—NMR和MS确认。结论 部分设计的苯并吡喃-4-酮衍生物具有比四环紊更好的趋骨性。  相似文献   
7.
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皮肤感染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肌注后龟分支杆菌皮肤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 分析2000年12月42001年3月63例非结核性分支杆菌皮肤感染患的临床表现、病理、B超、药物敏感试验、治疗结果。结果 63例患的99处感染灶可分为混合溃疡型51例次,脓肿型28例次,硬结型16例次,蜂窝织炎型4例次。病理显示为肉芽肿、类结核结节占多数。其中38例经细菌培养证实为龟分支杆菌感染。全部病例经敏感抗菌药和抗结核药联合应用及外科治疗后6~8个月痊愈。结论 皮肤软组织龟分支杆菌感染暴发流行很罕见,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反复,病程长,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白芦藜醇抗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SuperPred、DrugBank数据库,筛选整合白芦藜醇的可能作用靶点。与CTD、DisGeNET、MalaCards数据库中筛选得到的TNBC靶点相映射后得到白芦藜醇抗TNBC的可能作用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得到的靶点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注释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间的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及核心模块。结果 共筛选得到422个白芦藜醇的可能作用靶点,1799个TNBC相关靶点,映射后共得到白芦藜醇治疗TNBC的潜在作用靶点130个,并从中进一步筛选出了10个核心基因(MAPK1,MAPK3,TP53,SRC,PIK3CA,AKT1,PIK3R1,MAPK8,PTPN11,JAK2),KEGG通路富集提示核心基因主要涉及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论 白芦藜醇可能是通过靶向作用于多个靶点及通路,形成相互协调的作用网络从而发挥抗TNBC作用,其中PI3K/Akt通路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为白芦藜醇在TNBC治疗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陈旧性跟腱断裂尤伴感染者所致跟腱缺损重建时常因跟腱挛缩十分困难,作者自1992年使用腓骨长肌腱转位重建跟腱断裂后缺损1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7~53岁,平均36.2岁,病程3周~3.6个月,平均2.2个月。伤因:直接暴力伤9例,为刀、锹致跟部开放性创伤,其中5例伴有局部软组织挫伤坏死及不同程度的继发感染,间接暴力伤3例,为登楼梯、跨越沟、跳跃时足站立不稳所致,另外2例,在断裂前跟暧部有疼痛数周,少量外力即刻发生断裂。手术方法:在小腿下段正中作切口,向下转向外侧经外踝与跟部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