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用橡胶木粉填充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研究了酸、碱溶液预处理木粉的效果和硅烷偶联荆(KH-570)、MMA接枝的天然橡胶胶乳(MGL-30)两种改性剂对橡胶木粉表面改性的效果,以及未粉粒径和填充量等对木粉/LL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SEM对复合材料拉伸断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粉的拉径、木粉填充量和改性荆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经碱溶液预处理再用改性荆改性后的木粉能有效地改善木粉与LLDPE的界面粘结强度,提高橡胶木粉/LL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60Coγ射线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放射性骨损伤的发病机制,探讨骨折合并射线损伤愈合能力下降的原因。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用^60Coγ射线一次性照射3、6、9、12Gy,以建立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受射线作用的实验模型;同时,观察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改变,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胞质内表达量,以及细胞内钙离子的含量。结果:成骨细胞受射线照射后,其ALP活性明显降低,且与照射剂量呈明显量效关系,3Gy组抑制率为31.59%,而12Gy组则为84.95%;BMP、TGF-β1的表达量下降,但与照射剂量无明显量效关系;胞质内钙含量亦降低,但受照各组间的抑制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射线对成骨细胞具有直接损害作用,放射性骨损伤的重要方面就是射线对成骨细胞的主要功能酶ALP活性的损害,抑制BMP、TGF-β1等生长因子的合成,且干扰细胞内第二信使钙离子,从而致骨组织的再生重建机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孕中期血清筛查数据和胎儿彩色多普勒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一孕中期血清产前筛查18三体风险1:10,血清Free-hCGβ异常减低(值为1.29ng/ml即0.08MOM),胎儿系统结构检查提示胎儿小于孕周,头腹围比(1.63)大于正常(1.25),上唇连续性中断延至鼻底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69,XXY。结论中孕期妇女血清Free-hCGβ异常减低和胎儿头胸围发育不同步、胎儿唇腭裂提示胎儿染色体畸变可能,血清和超声联合筛查有助于染色体疾病的检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α-微管蛋白特异性1c链(TUBA1C)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535例肺腺癌组织与59例癌旁组织RNA-seq数据及对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Cox风险比例模型评估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肺腺癌组织中TUBA1C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且随着TNM分期的增加,TUBA1C表达呈明显上调趋势(P<0.001);高表达TUBA1C的肺腺癌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P=0.013);TUBA1C高表达、TNM分期、T分期、N分期是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TUBA1C在肺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提示TUBA1C可能为肺腺癌预后评估指标及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晚孕期18-三体综合征胎儿超声影像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经羊膜腔穿刺、脐血管穿刺胎儿染色体分析确诊为18-三体的胎儿24例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影像特征。结果:24例18-三体胎儿中,22例超声影像有变化,占全部病例的91.7%;最常见的超声变化是心脏畸形,共15例,占62.5%;其它常见的异常有脉络膜囊肿、脐带异常、肢体异常、宫内生长迟缓、脑室扩大、小脑延髓池扩大等;还可见颅骨变形、颜面裂、颈项皮肤增厚、消化道闭锁、腹壁缺损、膈疝、肾盂轻度积水、羊水过多等。结论:超过90%的18-三体胎儿中晚孕期可发现超声影像改变,中晚孕期胎儿超声检查是产前筛查18-三体胎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人羊膜(humanamnioticmembrane,HAM)负载培养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重建皮肤真皮替代物,负载培养猪表皮细胞重建皮肤表皮替代物,并观察猪MSCs、表皮细胞在HAM上生长增殖的形态特点。方法将贵州小香猪的MSCs、表皮细胞原代培养,传代扩增后,分别以不同的密度接种于HAM的基质面,逐日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SCs、表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变化情况,并于培养3~18d进行光镜、电镜观察,检测MSCs、表皮细胞在HAM上生长的形态特点。结果接种后30min内就明显见到MSCs、表皮细胞在HAM上贴附,24h内大部分贴附生长,3d形成单层完全覆盖HAM,超微结构形态良好。结论HAM是MSCs、表皮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良好载体,对MSCs、表皮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7.
乳头状甲状腺癌抑癌基因TSHR、P16和RAS启动子甲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P16和RAS 3个抑癌基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表达,分析其启动子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和32例对照组织(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腺瘤)提取RNA后,以RT-PCR检测3个抑癌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PCR(MSP)检测上述组织中3个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并对3个抑癌基因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组织随机进行测序.结果 5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有34例(68.0%)TSHR基因、27例(54.0%)P16基因、30例(60.0%)RAS基因启动子发生了甲基化;32例对照组织中,有7例(21.9%)TSHR基因、5例(15.6%)P16基因、10例(31.3%)RAS基因启动子发生了甲基化;乳头状甲状腺癌组TSHR、P16、RA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TSHR、P16和RAS mRNA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织(0.41±0.11对0.63±0.08,0.51±0.17对0.72±0.22,0.56±0.10对0.67±0.16,均P<0.05).经DNA测序证实,3个抑癌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的其CpG岛碱基未发生改变,仍为CG;未发生甲基化的碱基由CG变为TG.结论 3个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均相关.  相似文献   
8.
郑小令  沈长青  林远 《海南医学》2010,21(12):45-46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术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中的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采用臭氧治疗18-60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60例,均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多侧孔酒精注射针穿刺到病变横突,再用5ml注射器将浓度50-60μg/ml臭氧5-10ml行局部注射,每3d重复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门诊追踪随诊观察,约3/4患者术后症状立即缓解,术后一周优良率达90%,随访3个月后优良率达83%,一年优良率达70%。结论臭氧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安全性高,疗效切确,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的表达,分析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PTC和32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对照组,包括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获取的标本提取RNA后,逆转录为cDNA,进行PCR,检测鸭HR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TSH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结果PTC组患者中,有34例(68.0%)TSHR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16例(32.0%)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21.9%)TSHR基因启动予发生甲基化,4例(12.5%)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PTC组织TSH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及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61和4.02,P〈0.05)。34例发生了TSH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PTC患者中,有14例(41.2%)TSHRmRNA表达缺失;16例未发生甲基化的PTC患者中,2例(12.5%)发生了mRNA表达缺失,二者mRNA表达缺失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P〈0.05)。结论PTC患者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而TSHR基因mRNA的表达则较良性甲状腺肿瘤降低;推测TSH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与PTC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
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急剧增多,成为妇产科门诊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疗法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本组收治95例,分别采用激光和激光加奥平进行治疗和观察,现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5人,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