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将引产术后腰痛86例分为冲任受损、瘀血内阻、寒湿凝滞、湿热蕴结等4型治疗,总有效率96.5%。  相似文献   
2.
针药并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志义 《中国骨伤》2000,13(2):123-123
1989年以来,笔者运用五针缪刺运动法,同时应用中药热敷,配合患者练功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97例共118个膝关节,男32例,女65例;年龄38~71岁;病程1月~21年。本组病例均结合病史、物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按实用骨科学所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摇拔戳手法对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患者伤踝疼痛及肿胀程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06例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照多中心中央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摇拔戳手法治疗加弹力绷带外固定,对照组予冰敷加弹力绷带外固定。冰敷3日为1个疗程,摇拔戳手法和弹力绷带外固定均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7、14天与疗程结束后3个月进行观察,记录疼痛及肿胀程度。结果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2组伤踝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7天观察组伤踝疼痛V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天及3个月随访时观察组伤踝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4天及3个月随访时对照组伤踝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7、14天观察组伤踝肿胀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摇拔戳手法能有效改善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患者伤踝的疼痛及肿胀情况,且早期疗效优于冰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摇拔戳手法改善急性外踝扭伤患者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外踝扭伤的40例患者按照中央随机的方法分配到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试验组予以摇拔戳手法加弹性绷带固定,对照组予以冰袋冷敷加弹性绷带固定,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2周。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摇拔戳手法能显著改善急性外踝扭伤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  相似文献   
5.
“针药功同治一体”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近年来,我院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多年摸索,总结出“针药功同治一体”法治疗肩周炎130例,临床疗效证实更加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0例,女8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