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7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子宫畸形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苗勒管系统发育异常的结果。其发生率数据与研究人群的代表性及诊断手段有关,不少子宫异常者终生未被发现。Grimbizis等综合5个相关研究约3000例子宫畸形,结果为正常人群子宫畸形发生率4.3%。对于各种子宫畸形的比例,Grim-bizis综合1392例文献报道结果为闭锁2.9%,单角子宫9.6%,双子宫8.4%,双角子宫26%,纵隔子宫34.9%,弓形子宫18.3%,大部分的双角子宫为部分性。1子宫畸形的诊断不同类型子宫畸形的生殖结局和治疗策略显著不同,需要可靠的诊断手段明确诊断和分类,这也是积累可靠的发生率、妊娠结局和治疗效果数据的基…  相似文献   
2.
第二产程剖宫产10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俊  贺晶 《浙江医学》1992,14(6):29-31
剖宫产是一种最常见的产科手术,由于该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临床上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结合我院资料就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作一初步探讨。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我院1989年1月至1990年12月2年内的分娩数为12379人,其中剖宫产3489人(28.2%),进入第二产程  相似文献   
3.
曹申梅  林俊 《泰山卫生》2003,27(6):29-30
长期大量饮酒会产生酒精依赖,病人为了饮酒可以放弃以往所有的业余爱好和兴趣,以致影响工作。长期饮酒造成身体多个器官、系统病变,尤其使得饮酒者人格败坏,丧失责任感和道德感,自私自利,没有羞耻感,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在当今治疗酒精依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病例特征及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为本地区急性胰腺炎患者获取良好预后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中山市某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明确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1 068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40~49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28.56%),胆源性患者比例最高(45.41%)。并发症发生率为20.22%(216/1 068),呼吸窘迫综合征19例、低蛋白血症44例、酸中毒24例、低血容量性休克13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2例、急性肺水肿19例、胸腔积液5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26)、高血压(OR=1.970)、糖尿病(OR=2.782)、发病至就诊时间(OR=2.989)、病因(胆源性OR=0.451、其他OR=0.614)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一定的病例特征,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40~49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胆源性患者更多,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并发症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加强急性胰腺炎的防治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膝骨关节炎 (O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 ,是常见的一种慢性关节疾病 ,多见于老年人。膝OA虽无法根治 ,但合理的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往往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 ,严重者可并发胃溃疡、出血、穿孔等。塞来昔布 (西乐葆 )是环氧化酶 - 2 (COX - 2 )的特异性抑制剂 ,对膝OA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少。本组分析西乐葆治疗 4 3例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4 3例患者 ,男 2 0例 ,女 2 3例 ,年龄 4 1~ 85岁 ,平均年龄 6 1 18± 9 2 3岁 ,…  相似文献   
6.
阴道壁良性肿瘤57例临床分析林俊黄夏娣石一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阴道壁良性肿瘤临床上并不少见。我院6a中收治阴道壁良性肿瘤57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发生率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收治阴道壁良性肿瘤57例。...  相似文献   
7.
张虹  李芹  林俊 《中国医师杂志》2004,6(5):669-669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主要侵犯内分泌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累及多脏器.本文报告了123例患者中有神经系统损害的21例患者的1临床病变。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妇科常见病,除了既往认为的免疫、激素、遗传等因素与之相关外,近年动物实验及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环境毒素二噁英亦可能与之发病相关,但其潜在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通过多种途径致病。该文综述二噁英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有关依据和可能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蛋白表达量、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74例EMs患者和68例对照者的血清及腹腔液中IL-1ra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138例EMs及100例对照者的IL-1ra基因。结果EMs组血清中IL-1ra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而EMs组和对照组腹腔液中IL-1ra水平中位值分别为102.64和175.18pg/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Ⅲ~Ⅳ期EMs腹腔液中IL-1ra水平低于Ⅰ~Ⅱ期EMs组,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ra基因型A1/A1、A1/A2、A1/A4、A2/A2在EMs患者与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4.1%、12.3%、2.9%、0.7%和95%、4%、1%、0%,两组比较P<0.05;A1、A2、A4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分别为91.7%、6.9%、1.4%和97.5%、2%、0.5%,具显著性差异(P<0.05)。A1/A2基因型个体患EMs的危险性是野生型A1/A1纯合子的3.48倍(95%CI:1.13~10.69),携带A2等位基因者患EMs的危险性是携带A1等位基因者的3.66倍(95%CI:1.23~10.94)。结论IL-1ra的蛋白水平在EMs患者尤其是Ⅲ~Ⅳ期EMs者的腹腔液中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提示IL-1ra可能参与EMs的发病过程,并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且IL-1ra基因的A2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妇女患EMs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