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脂肪肝供肝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影响,评估脂肪肝供肝肝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3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经典原位肝移植的26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肝(均为尸肝)病理检查结果,按其脂肪变性程度将26例患者分成3组:无脂肪变性组(正常组)10例,轻度脂肪变性组(轻度组)10例,中度脂肪变性组(中度组)6例。观察比较各组分别于术后第1、3、5、7、14天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3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意外情况发生,术后各组无一例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与正常组相比,轻度组术后第1、3、5、7、14天的ALT、AST、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度组术后第1、3、5天ALT、AST、PT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轻度组(P值均〈0.05),而TBIL术后第1、3、5、7、14天与正常组及轻度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6例患者术后随访20~75个月,平均(38.6±18.2)个月。正常组、轻度组及中度组术后1年生存例数分别为8例、9例、5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e=0.379,P=0.828)。结论 轻度脂肪肝供肝对术后早期肝功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可安全应用于临床肝移植;中度脂肪肝供肝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较无脂肪变性者和轻度脂肪变性者慢,临床上可以用于一般状况较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 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00 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 100 例临床资料,依据 手术时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延期 LC,观察组采用早期 LC,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结果、 相关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手术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术后第 6 天,两组患者的尿淀粉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 LC 治疗,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BMI1)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上调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BMI1与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HCC组织中BMI1表达情况,验证BMI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肝癌基因表达数据GSE56140,分析BMI1高表达在HCC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 linkedomics在线分析结果显示,BMI1与377例肝癌患者的病理学N分期、种族、总生存期具有相关性(P 0. 05),BMI1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结果为HR=1. 46,95%CI:1~2. 13,log rank P=0. 048。BMI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BMI1的高表达组与肿瘤直径、血管侵犯、TNM分期、Edmonson分级、肿瘤无包膜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Kaplan-Meier结果显示BMI1高表达的HCC患者预后比BMI1低表达的患者预后差;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BMI1可能通过细胞周期、RNA降解、剪接体、DNA复制、氧化磷酸化、错配修复等生物学过程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结论 BMI1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44,CD90的表达与肝细胞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福州总医院2002至2012年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治疗的10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90,CD44的表达,并对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44和CD90的表达相关关系经Spearman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5,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与CD90高表达(HR=2.765,P=0.002)显著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CD90高表达的患者与CD90低表达患者的肝切除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术后5年总生存率均有显著差异(40.4% vs57.6%)(P<0.05)、(12.7%vs 61.1%) (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5年总生存率与肿瘤大小(HR=1.743;P=0.037)、AFP(HR=2.291;P=0.004)、肿瘤分化(HR=0.283;P<0.001)、CD44(HR=1.977;P =0.029)、CD90(HR=1.883;P=0.041)表达显著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CD44高表达的患者与CD44低表达患者的肝切除术后5年总生存率有显著差异(16.6%vs 62.7%) (P<0.001),CD44和CD90共同高表达的患者比CD44或CD90低表达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显著低(10.7%vs 54.5%)(P <0.001).结论:CD90与CD44的高表达相关,CD90与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有关,二者均影响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杨和君  吕立志 《医学综述》2013,19(14):2650-2651
目的总结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由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13例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及术后生存与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手术顺利,围术期死亡2例,其余术后肝功能及铜蓝蛋白均恢复为正常水平,健康生存11例,其中1例最长生存12年,目前正常工作。结论肝移植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