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诱导的PC12细胞自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体外建立OGD PC12细胞自噬损伤模型,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OGD组,AS-Ⅳ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右美托咪定(DEX)组。MTT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MDC荧光染色法观测自噬小体的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Beclin1、p-Akt/Akt、p-mTOR/mTOR、HIF-1α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与正常组比较,OGD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自噬小体显著增多(P<0.01),MDC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1),Beclin1、LC3-Ⅱ/LC3-Ⅰ、HIF-1α显著上调(P<0.05或P<0.01),p-Akt/Akt、p-mTOR/mTOR显著下调(P<0.05或P<0.01)。与OGD组比较,AS-Ⅳ低、中剂量组及DEX组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C反应蛋白诱导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分离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C反应蛋白各浓度组(1.0、2.5、5.0 mg/L);③C反应蛋白(5.0 mg/L)+非诺贝特(10.0μmol/L)组;④非诺贝特组(10.0μmol/L)。加入不同浓度的C反应蛋白干预,或预先加入非诺贝特作用4 h,再加入5 mg/L C反应蛋白,培养7天后行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并计数每组衰老细胞数。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免疫印迹杂交法半定量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结果 (1)不同浓度的C反应蛋白与内皮祖细胞培养后,C反应蛋白促进内皮祖细胞的衰老,且C反应蛋白对内皮祖细胞衰老的影响随着C反应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5 mg/L C反应蛋白组对内皮祖细胞衰老的影响最显著(P<0.01)。加入10μmol/L非诺贝特后能减少C反应蛋白诱导的衰老细胞数量(P<0.01)。(2)C反应蛋白作用内皮祖细胞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随着C反应蛋白作用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加入非诺贝特10μmol/L后可以明显逆转C反应蛋白诱导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表达下调(P<0.01)。(3)C反应蛋白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但在加入10μmol/L非诺贝特后能明显上调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P<0.01)。结论 (1)C反应蛋白削弱内皮祖细胞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引起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逆转录下降,从而使端粒酶活性下降,最后加速内皮祖细胞的衰老,从而影响内皮祖细胞的功能。(2)非诺贝特活化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抑制C反应蛋白诱导的细胞衰老,可能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上调有关,从而起到保护内皮祖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通过抑制p75NTR介导的凋亡通路相关因子改善D-gal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orris水迷宫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脑内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75NTR介导的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GCG明显改善D-gal诱导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抑制其脑内TUNEL阳性细胞表达,降低凋亡特征性蛋白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同时,EGCG可通过抑制p75NTR介导的凋亡相关通路,显著降低p75ICD表达水平及其下游JNK2、c-Jun磷酸化水平,降低下游凋亡相关蛋白p53的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抗凋亡、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抗AD作用。结论 EGCG可能通过抑制p75NTR介导的JNK/c-Jun/p53凋亡相关信号通路,抑制D-gal诱导AD模型大鼠脑内神经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其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的原因以及实际抢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非外伤性胸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患者的实际临床资料,其中发生于肺部手术4例,发生于食管手术3例。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其心脏骤停原因,以及临床抢救措施和抢救成效。结果经过积极处理,抢救成功7例,其中1例因术后再次出现心脏骤停死亡,抢救总成功率为85.71%。结论手术中良好的监护、平稳的麻醉,可预防和及早发现心脏骤停的发生。在心电干扰时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心脏骤停。在心脏骤停抢救中,中心静脉通路是最为有效、快捷的给药途径,而脑复苏成功的关键是维持脑灌注和持续心脏按压。对于合并基础病变、高龄、全身情况差的患者,在手术之前要加以调整,手术中加强监护,手术操作要轻柔,可以减少和预防胸外科手术中心脏骤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保证开胸手术安全性的措施。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收治需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人,实验组给予瑞芬太尼诱导,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诱导。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后、插管时、拔管时、手术过程中的心率变化和动脉压。详细统计两组患者停止麻药过后清醒的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拔管过后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烦躁不安等。结果停止麻药过后清醒时间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26例患者清醒时间为5min的有22例,清醒时间为10min的有4例;而对照组26例患者清醒时间最少为30min,有11例,10例清醒时间为40min,另5例清醒时间为50min。结论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术后苏醒更快,麻醉循环平稳,保障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原发性纵隔支气管囊肿、胸腺囊肿、心包囊肿CT影像学特征,为纵隔囊肿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纵隔支气管囊肿28例、胸腺囊肿21例、心包囊肿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乌药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乌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乌药治疗CPID的可能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采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解脲脲原体的混合菌加机械损伤法建立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采用HE染色观察子宫、输卵管及脾脏的病理形态变化;采用试剂盒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IL)-6、IL-10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法检测脾脏CD4+、CD8a+T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数量百分比。结果 网络药理学研究共筛选出乌药中9个有效活性成分和4个核心治疗靶点,它们主要影响炎症反应相关的免疫调节。动物研究表明,乌药可显著抑制慢性盆腔炎大鼠子宫肿胀,调节输卵管及脾脏的形态改变,并有效减轻子宫和输卵管的炎性浸润与损伤,改善脾脏功能;乌药可显著降低血清中NO、I...  相似文献   
8.
杜可  刘柏炎  易健  蔡光先 《中南药学》2010,8(8):561-565
目的探讨超微脑得健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影响。方法采用脑中动脉阻塞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脑得健原方组、超微脑得健全量组、超微脑得健1/3剂量组。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GAP-43 mRNA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脑内有一定水平GAP-43 mRNA表达。模型组GAP-43 mRNA表达至14 d达到高峰,模型组各时间点GAP-43 mRNA含量与同时间点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给药3 d后各治疗组动物脑组织中GAP-43 mRNA含量较同时段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超微脑得健能促进脑缺血后GAP-43的表达,可能为其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再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中药药理学专论》是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公共专业课,在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对创新能力的要求,本文针对我校研究生中药药理学专论课程教学改革开展探索性的教学实践和研究。通过整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开展多形式的第二课堂自主学习,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