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2000-2002年采用静滴血塞通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70例,并同时与采用静滴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治疗的44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的治疗时间在正畸治疗中对支抗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用 160例经方丝弓矫治器固定矫治治疗的病人 ,分为长期组和短期组两组 ,每组病人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 ,配对测量正畸治疗前后支抗牙根长度 ,将牙根长度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 ,并评价牙根吸收情况。结果 :长期组和短期组正畸治疗前后支抗牙根长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但两组之间不同的吸收量除了上前牙支抗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1)外 ,其余各组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正畸治疗中不同治疗时间对前后支抗牙根吸收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在正畸治疗中对支抗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配对测量正畸治疗前后支抗牙根长度,分析其牙根吸收情况.结果男性组和女性组畸治疗前后支抗牙根长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不同的吸收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畸治疗中不同性别组支抗牙根吸收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面型在正畸治疗中对支抗牙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经方丝弓矫治器治疗的患者,按面型分为高角型、正常型、低角型3个组,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配对测量分别被确定作为支抗的后牙或前牙正畸治疗前后牙根长度,将牙根长度改变量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牙根吸收情况。结果3组病例正畸治疗前后支抗牙牙根长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之间相对应牙齿的牙根吸收量不同,高角型病例牙根吸收轻,而低角型病例牙根吸收重。组间不同的吸收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正畸治疗中不同面型对支抗牙牙根吸收程度有不同影响,面型是影响支抗牙牙根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烤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牙美容修复的口腔门诊病例 41例 ,其中男性 19例 ,女性2 2例。治疗 164颗牙齿 ,其中上颌 12 8颗 ,下颌 3 6颗 ,以连续 4~ 6颗牙齿进行修复者居多 ,占总人数的 77%。患者年龄 2 0~45岁 ,其中 86%是 2 0~ 3 5岁患者。  制备研究模型 :每位病人治疗均需制取普通石膏的研究模型 ,进行检查咬牙合关系和模拟备牙 ,筛选适合病例 ,并预制临时冠套。  在模型备牙的基础上 ,进行临床常规备牙和特殊备牙。特殊备牙 :多发性龋坏者 ,先去净龋坏 ,并用光固化树脂充填窝调 ;上切牙唇向倾斜者先内收备牙 ,控制冠长轴的转矩角 ;个别牙扭转、拥挤者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性别因素在正畸治疗中对牙根吸收的影响作用。方法 :配对测量正畸治疗前后牙根长度及牙根等级 ,分析牙根吸收及其分布的情况。结果 :男性组和女性组正畸治疗前后牙根长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正畸治疗前后牙根等级分布改变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但两组之间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正畸治疗中性别因素并不是影响牙根吸收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面型对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面型对正畸治疗中出现的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择 12 0例经方丝弓矫治器矫治的青少年 ,按下颌平面角将面型分为高角型、平角型、低角型三个组 ,每组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 ,配对测量正畸治疗前后牙根等级 ,将牙根等级改变的频数经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组病例正畸治疗前后牙根等级分布改变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组间差异各不相同。高角型病例牙根吸收最轻 ,低角型病例易出现重度牙根吸收。三组病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正畸治疗中不同面型对牙根吸收程度有影响 ,面型是影响牙根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畸治疗中牙根发育对牙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正畸治疗前不同的牙根发育状况与正畸治疗中出现的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120例经固定矫治青少年,检测其前磨牙、尖牙区的744颗牙齿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状况及正畸治疗后牙根的等级。按正畸治疗前牙根是否发育完成分为发育完成组和发育未完成组两组。分析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结果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未完成的牙齿在正畸治疗中牙齿继续发育完成,牙根根管形态发育正常,无牙根吸收情况。正畸治疗前牙根发育完成的牙齿在正畸治疗后牙根出现不同比例的牙根吸收情况。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1)。结论 正畸治疗前牙根是否发育完成对正畸治疗中牙根是否出现吸收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快速上颌扩展矫治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上颌扩展 (RapidMaxillaryExpansion ,RME)是一种较常用的矫形方法。它使用机械矫形力分离腭中缝 ,扩大上颌牙弓 ,以治疗上颌牙弓狭窄 ,前、后牙反 ,上颌前突和牙列拥挤。自 186 0年报道了该方法后 ,学者们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 ,肯定了RME的治疗效果 ,认为RME能分离腭中缝 ,扩大牙弓。当时也有人认为正畸矫治力不能分离腭中缝和侧向移动上颌骨 ,只能引起支抗牙牙槽骨的改建 ,支抗牙颊向移动而增加牙弓的宽度。只有外科的强大矫形力才能通过骨折而分离腭中缝。进入 195 0年后 ,又有学者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0.
快速上颌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是口腔正畸中较常用的一种矫形方法.它使用机械矫形力分离腭中缝,扩大上颌牙弓,以治疗上颌牙弓狭窄,前、后牙反 ,上颌前突和牙列拥挤等.Angell在1860年最早报道上颌可以通过中缝分离侧向扩大时,还没有人相信[1].后来学者们通过动物和临床实验研究,肯定了RME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