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行无病人流手术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即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n=100)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n=100)。对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进行评级,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BP、HR、RR均有变化,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Sp02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镇痛效果均满意,组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镇痛效果比较B组优于A组(P〈0.01);两组丙泊酚用量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两种麻醉方法均安全可靠,镇痛效果满意,B组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更好,但A组麻醉清醒更快,离院更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患者38例,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组,每组19例。全麻诱导插管后A组用0.5%罗哌卡因行头皮神经阻滞,B组未行头皮神经阻滞,2组术中维持均为瑞芬太尼0.05μg·kg-1·h-1,吸入氧流量1L/min,七氟烷随血压心率波动调整。记录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5min(T2)、切皮即刻(T3)、破脑膜(T4)、缝皮时(T5)和拔管后3min(T6)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变化及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观察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七氟烷用量少,术后躁动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浅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头皮神经阻滞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中应用,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全麻用药量小,术后躁动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软枣猕猴桃Actinidiaarguta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软枣猕猴桃75%工业乙醇冷浸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共分得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6R,9R)-三羟基-大柱香波龙烷-4,7E-二烯-3-酮-9-O-β-D-吡喃葡萄糖苷(1)、(6S,9R)-玫瑰花苷(2)、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3)、紫云英苷(4)、香草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5)、1-O-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6)、阿魏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7)、红景天苷(8)、3-hydroxy-1-(4-O-β-D-glucopyranosyl-3-methoxyphenyl) propan-1-one(9)、5-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0)、5-O-咖啡酰基奎宁酸丁酯(11)、5-O-阿魏酰基奎宁酸甲酯(12)、5-O-香豆酰基奎宁酸甲酯(13)、咖啡酸(14)和原儿茶酸(15)。结论化合物1为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甲基环己烯型降倍半萜苷类化合物,命名为软枣猕猴桃苷A;化合物2、5和7~13为首次从猕猴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软枣猕猴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术后病人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c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因具有止痛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并发症时有发生,影响疗效。现将我们应用PCEA5624例中发生的各种并发症204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