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正克 《广西医学》2013,(9):1238-1240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出血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及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4.2±18.7)min、(3.6±1.2)d、(22.8±3.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6.8±21.1)min、(5.7±1.8)d、(25.6±4.1)d(P<0.01);观察组的再出血率、病死率分别为18.33%(11/60)、6.67%(4/60),对照组则分别为23.33%(14/60)、16.67%(10/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幸存者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病死率低的特点,是一种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2.
李正克  苏国生  韦以存 《海南医学》2013,24(11):1675-1676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头颅CT片指导下,将血肿最大层面部位的中点作为穿刺点,电力驱动行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头皮、颅骨进入脑内血肿区域,建立通道引流。头部CT复查确认穿刺针尖位置后,采用20ml注射器抽吸血肿内部的血液。再行头颅CT,观察是否还有血肿残留物或有无再出血,连接外引流器。结果 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23例完全恢复,占63.89%,生活能半自理6例,占16.67%,偏瘫4例,占11.11%,无植物生存病例,死亡3例,占8.33%。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操作简便、治疗及时、创伤面积小、效果明显等优点,是高血压脑出血理想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出血的防治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1月颅内动脉瘤患者24例,我们对其使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破裂出血24例,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8例,对于宽颈动脉瘤使用支架辅助技术栓塞4例,球囊辅助技术栓塞2例,观察采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之后的康复效果。结果:我们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迅速栓塞后,再对其进行开颅清除血肿12例,出现侧脑室外引流8例,出现腰大池外引流4例。在手术结束后,在院修养一阵子之后出院,其中死亡8例,重度残疾2例,轻度瘫痪8例,恢复比较良好的6例。结论:对于每一个案例,使用一种最为合理、合适的治疗方案,规范所有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想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可以使用适当的致密填塞,这样就可以提高脑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针对在手术中所发生的出血并发症,要迅速找到原因,针对其原因进行合理有效的方式处理,以提高成功率,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室引流与尿激酶脑室灌注持续引流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脑室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脑室灌注持续引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电解质紊乱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颅内感染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脑室灌注持续引流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型鞍结节肿瘤( MTSM)的病理解剖及血供特点,研究其显微外科治疗对策。方法选取MTSM患者4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总结MTSM病理解剖、血供特点及手术和随访结果。结果肿瘤直径5 X.27~7.69 cm,平均(5.5±0.4) cm;SimpsonⅠ、Ⅱ级切除(全切除)39例,Ⅲ级切除8例;1例患者术后死亡,24例(52.2%)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MTSM具有独特的病理解剖及血供特点,应针对性采取显微外科治疗对策,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并结合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是肿瘤全切除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7年10月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开展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吸除术,至2006年9月共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6例,与同期的103例同一部位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正克  曾琳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289-1290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治疗脑室出血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30例脑室出血脑积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治疗后的症状等改善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8例一次性穿刺成功,另外2例一次性穿刺失败后改选用对侧穿刺常规。30例在均采用单侧穿刺引流,其中,有1例死亡,1例因经济问题出院外其他的症状均消除。治疗后2-4天CT复查显示29例脑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有16例完全消除,11例明显减少,1例减少较少,1例因为穿刺时先出现脑脊液,后出现新鲜血液,2天后因脑疝死亡。穿刺针留置时间在2-9天,平均为3.7天,无1例出现穿刺点或颅内感染。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治疗脑室出血脑积水可清除脑室内血肿,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积水清除率高和术后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CT及MRI的普及,透明隔囊肿检出率有所增多。我院近3年来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透明隔囊肿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在造影术及微导丝的配合下对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瘤腔完全栓塞86例,占89.58%,栓塞≥90%的6例,占6.25%,术中并发动脉瘤再破裂4例,占4.17%。结论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