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赤凤迎源针法治疗膝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漯河市中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4例膝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平补平泻针法针刺治疗,研究组接受赤凤迎源针法针刺治疗,均治疗2周。于治疗2周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估下肢运动功能。结果 研究过程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各剔除1例患者,均剩余41例。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KS中疼痛、活动度、稳定性、行走距离、上下楼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赤凤迎源针法治疗膝关节炎效果良好,能较好地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电针疗法,观察组给予温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3%、78.05%,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χ2=0.3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2.12,2.95,5.37;P0.05)。结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温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电针法结合康复训练的效果相似,但是温针法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肿胀,且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更加显著,具有更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与西药治疗对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均以持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UPD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结合西药治疗PD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定位旋转复位法)与研究组(定位旋转复位法+针刺),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但对照组仍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8.00%(P0.05);治疗后,两组ESCV评分均较入院时提升(P0.05),但对照组仍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针刺应用效果较好,能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