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我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大家吴咸中院士曾谈到外科医学生的教育问题:"许多已经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外科工作的医学生,在平时轮转实习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多在外科基本功上下功夫。"吴教授又解释道:"外科基本功,指的就是外科手术基本操作,这些基本操作集中体现在普通外科最为常见的‘痔、阑、疝’3类手术上,也就是混合痔手术、阑尾手术和疝手术,这3类手术几乎涵盖了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的所有要点,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与侧重点。"这番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四黄生肌汤联合基于APP的延续干预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肛肠外科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甲硝唑和四黄生肌汤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且2组治疗期间均予以基于手机APP的综合干预.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创面愈合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红肿、分泌物、创面疼痛、肉芽形态评分及血清SAA、AC-TA、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腐肉脱落时间、上皮出现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P<0.05),且观察组创面完全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四黄生肌汤联合基于手机APP的综合干预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SAA、AC-TA、CRP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其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脾胃虚弱证对患者症状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86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弱型”的IBS-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两组,单组43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检测两组生长抑素(SS)、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P物质(SP)及模拟排便动作下肛管直肠动力学的变化,记录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症状评分量表(CCS)评分、汉化版IBS专用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显效和有效共40例,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P较治疗前升高,SS、5-HT、NPY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SP明显更高,SS、5-HT、NPY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模拟排便动作下直肠最大收缩压较治疗前升高,肛门括约肌净减压、直肠感觉阈值、...  相似文献   
5.
慢性便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疑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但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没有明显改观。在现代医学并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共识、指南的情况下,中医学在这方面有了发挥所长的一席之地,张书信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常年从事中老年慢性便秘的临床研究、治疗工作,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本人有幸跟随张老师学习,将其治疗中老年慢性便秘的部分临床经验采撷出来,为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中老年慢性便秘提供新的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6-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应急病区收治的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105例,于久院后采集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氧饱和度、降钙素原、首发症状、舌象等信息进行辨证.结果 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年龄(42.6±15.3)岁,男女比为1.84∶1;79例(59.38%)为新发地市场从业入员,20例有新发地市场接触史,6例为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24例患者(22.86%)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31例患者(29.52%)淋巴细胞计数下降,59例患者(56.19%)C反应蛋白升高,43例患者(40.95%) SAA升高,7例患者(6.67%)血氧饱和度低于95%,6例患者(5.71%)降钙素原升高;首发症状:发热101例(96.19%)、咳嗽1例(0.95%),3例(2.86%)患者无症状;舌象以舌红(72例,占68.57%)、苔黄(62例,占59.05%)、苔腻(58例,占55.24%)多见;中医证型:寒湿疫毒袭肺证12例(11.43%)、湿热疫毒蕴肺证93例(88.57%),其中热重于湿型54例(51.43%)、湿重于热型39例(37.14%).结论 新冠肺炎普通型的证型以湿热疫毒蕴肺证为主,兼夹暑邪为病,热盛及久病可致气阴两虚,病位主要涉及肺、心、脾、大肠、胃等多个脏腑,涉及病理因素包括湿、热、暑、寒、虚、毒,湿毒及湿热是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健脾疏肝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2020年6月—2022年3月就诊的60例IBS-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疏肝丸,2丸/次,3次/d;对照组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1包/次,2次/d。均治疗4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的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排便不畅、腹痛、腹胀、胸胁不适、嗳气频作、两胁胀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IBS-SSS、HAMA-14、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疏肝丸内服治疗IBS-C肝郁气滞证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IBS-C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  相似文献   
8.
9.
基于《黄帝内经》藏象理论,探析肝主筋、肝主运动、肝主藏血、肝主疏泄等功能失常与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内在联系,提出不应囿于传统的以“脾”为核心的辨证方法,辨证应以“肝”为核心,以肝的“体阴而用阳”为纲领,治法上重视调达气机、调畅气血、调和阴阳、调和脏腑等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从肝论治亚急性咳嗽的思路是否具有临床价值,为中医临床治疗亚急性咳嗽提供新的更广阔的思路。方法:对调肝法及宣肺止咳法治疗亚急性咳嗽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以调肝法为治疗大法在显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以止嗽散加减的治疗(P〈0.05)。治疗组以调肝法为治疗大法在治疗前后的咳嗽症状平均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以止嗽散加减的治疗(P〈0.05)。结论:从肝论治亚急性咳嗽的疗效明显好于常用的宣肺止咳法,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