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科室自2007年用针刺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3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5例均来自2007年至2013年我科室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22例,;年龄22~69岁,平均(47.23±11.88)岁;病史2月~5年,平均(2.29±1.33)年。1.2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针灸治疗学》中"心悸"(心脾两虚型)的诊断标准[1]。符合心悸心脾两虚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针刺结合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结合火针组(观察组)及针刺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患肢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及压痛点,并用火针点刺肱骨外上髁局部痛点;对照组单纯针刺,选穴以及针法、疗程完全同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3.3%,总有效率8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针刺结合火针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拜新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血脂、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对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1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对照组(76例).全部病例治疗8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症状、心电图、血脂、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显效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93.4%.两组血糖无明显变化;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观察组分别由5.65±0.41,3.66±0.64降至4.98±0.48,3.15±0.58,对照组分别由5.62±0.36,3.61±0.59降至5.27±0.44,3.34±0.61;高密度脂蛋白(HDL)观察组由1.04±0.38升至1.39±0.40,对照组由1.06±0.35升至1.25±0.38,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别.甘油三酯(TG)均有下降,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拜新同是缓解心绞痛的理想药物,对血糖无影响,对血脂代谢产生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胡雨华  朱月芹 《陕西中医》1998,19(6):267-267
应用针刺常规取穴与提拉罐疗法治疗痹症52例,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法有祛湿散寒、行气活血、疏络止痛之功。  相似文献   
5.
巨刺加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扭伤4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刺加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扭伤400例宁夏银川市中医院针炙科(750001)朱月芹杨立峰巨刺是一种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在一些疾病中其有独特的疗效。近几年来我科采用巨刺加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扭伤,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自1992...  相似文献   
6.
朱月芹  杨立峰 《河北中医》2005,27(4):294-294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和压迫其周围的神经、血管及邻近组织,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常见病。2003~2004-12,我们采用电针颈夹脊穴配合推按运经仪治疗颈椎病6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Bell氏面瘫的可能致病因素进行研究,探讨针灸治疗与其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治疗前采集28例面瘫患者静脉血,进行机体免疫功能及病毒检测,并与正常人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Bell氏面瘫患者组血清Ig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IgA和C3低于对照组,CD4阳性T细胞数高于正常人对照组。28例患者中,柯萨奇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阳性15例;对照组22例中,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特异性抗体检出1例。结论Bell氏面瘫的发病考虑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因此在针灸治疗的过程中亦要扶助正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足三里穴温针灸与单纯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就诊单双日随机分为针刺结合足三里穴温针灸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30例,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针刺结合足三里穴温针灸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25/27),优于针刺治疗组的78.57%(22/28);治疗后积分温针组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足三里穴温针灸法治疗膝骨关节病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 或睡眠不深,或睡眠时间不足,严重时则以彻底不眠 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笔者自2001-2005年3月,采 用电针安眠穴为主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 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均为我科针灸门诊患者,其中男17 例,女2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 半月,最长6年;40例中有1例未服镇静安神药,其 余患者都间断或天天服用此类药物维持睡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与膝关节局部穴位埋线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的即时、近期与远期疗效,以探寻本病的较佳疗法。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共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共164膝,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86膝,行膝关节局部穴位埋线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78膝,行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根据治疗前、治疗5周后、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HSS评分对照比较,以评估2组治疗的即时、近期以及远期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SS评分,治疗前与治疗5周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5周后治疗组优良率60%,对照组优良率5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随访期时治疗组优良率70.0%,对照组优良率4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治疗组优良率76.7%,对照组优良率3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与膝关节局部穴位埋线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对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有一定的效果,即时效果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膝关节局部穴位埋线联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在近期和远期效果都优于单纯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