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梅毒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入侵导致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多经性传播,近10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各种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梅毒病例国内报道较多,但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者在国内鲜见报道.故我们收集了本院神经内科2000年2月~2004年11月收治的经临床、病理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神经梅毒的患者8例和疑诊神经梅毒者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三磷酸腺苷(ATP)是一种辅酶,能改善机体代谢,参与体内脂肪、蛋白质、糖、核酸及核苷酸的代谢,同时又是体内能量的来源,当体内吸收、分泌、肌肉收缩及进行生化合成反应需要能量时,ATP即分解成二磷酸腺苷及磷酸基,同时释放出能量,适用于因细胞损伤后细胞酶减退引起的疾病[1],但它并非万能药,若用药指征掌握不严而滥用,也可导致不良反应而致命。有鉴于此,结合文献提出ATP临床应用十不宜,现分述如下。1有过敏史及支气管哮喘史者ATP系生物制剂,可致过敏反应,特别是高敏体质者,严重可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姜元松等[2]报…  相似文献   
3.
朱旭贞  方芳  王奇  冯为民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0):1157-115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颅脑CT确诊的ACVD患者100例,其中脑出血23例,脑梗死77例,并选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观察记录各组对象在入院后24 h、3 d和7 d cTn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入院时ACVD患者cTnT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且随着病情缓解而逐渐下降。轻型与中重型ACVD患者cTn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病情越重,其血清cTnT水平检测值越高;且cTnT升高组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和平均住院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ACVD患者部分存在着cTnT的异常,并与ACVD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检测cTnT对临床辅助判断ACVD病情和预后,以及对疗效判定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加减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疼痛严重患者86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处理,观察组除基础治疗外,采用补肾活血汤加减口服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观察组治疗方案:在基础治疗上给予中药补肾活血汤口服,每天1剂,早晚分服;同时中药腰部雾化,每天1次,10 d为1疗程;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治疗包括腰椎推拿+静滴5%葡萄糖250 mL,香丹注射液20 mL;5%葡萄糖250 mL,川芎嗪240 mg;甘露醇250 mL,内加地塞米松5 mg静滴qd,7 d为1疗程;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3.48%(43/46)、81.58%(31/38)。两组临床治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3.773,P<0.05);观察组腰痛、下肢麻木、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实验4项观察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3.918,P<0.05);观察组腰痛持续时间、下肢麻木减轻或消失时间、下肢放射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2.098,P<0.05),且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t=2.818,P<0.05)。结论:采用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能够达到腰痛症状缓解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临床效果疗效显著,为临床值得应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参麦注射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麻醉诱导插管成功后,治疗组予参麦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予5%葡萄糖溶液310ml静脉滴注.在拔管后1、12、24及48h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 两组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12及24h 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MMSE评分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组发生POCD5例,对照组1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源性脑寄生虫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8例脑寄生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8例患者中,脑囊虫病4例、脑裂头蚴病2例、脑肺吸虫病2例;患者中3例为本地人,5例为外地流动人员,均有生食史.出现头痛5例、癫痫发作4例、发热4例、乏力4例;8例患者头颅CT或MRI检查均有异常表现,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检测均阳性.用吡喹酮进行抗寄生虫治疗;治后随访,5例症状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结论 影像学特征、饮食史是食源性脑寄生虫病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检测对脑寄生虫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对脑囊虫病、肺吸虫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 急性脑血管病人早期可出现血糖增高,对于血糖水平与近期预后关系,正日益受到医学工作者的关注。我们对本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血管病人进行分析,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人早期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VBI)是各种原因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形态机能异常,导致小脑、脑干、大脑半球后部等相应灌注区供血不足,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呕吐、共济失调等,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后循环梗死的危险信号,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10.
青年人脑梗死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及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现将本科2002至2004年收治的18~45岁脑梗死病人6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