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硬膜外血肿(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EH)是一种需要急诊手术的少见疾病。自1682年解剖学家描述SEH以来.全球仅报道几百例。由于该病极少见。尚缺乏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资料。现就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有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结合OCSP分型、TCD检测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05-01~2006-12我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共10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OCSP分型、TCD检测、ADL评分。结果(1)OCSP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预后最差,部分前循环梗死次之,后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预后较好。(2)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者预后最差,轻度狭窄及正常血管预后较好。结论建议整合临床信息,把OCSP分型、TCD检测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评估脑梗死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OCSP分型结合侧支循环在急性脑梗死期病情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204例按OCSP分型分4组,各组中以有无侧支循环再分组,评定其出、入院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并均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1)OCSP分型与头颅MRI有高度一致性;(2)在OCSP各亚型中,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预后差,后循环梗死(POCI)、腔隙性梗死(LACI)预后较好;(3).在TACI及PACI亚型中,有侧支循环的预后较好,POCI及LACI亚型中侧支循环对预后影响不大。结论OCSP分型结合侧支循环可以初步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继发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脑梗死是否存在缺血耐受现象.方法 136例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有同侧TIA史的38例患者(有TIA组)及无同侧TIA史的98例患者(无TIA组),测定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阳性表达率,头颅MRI测量梗死面积,并评定其入院时及发病第30天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有TIA组患者人院时CD62P阳性表达率低于无TIA组[(4.21±0.43)%比(6.01±0.03)%,P<0.05].有TIA组患者梗死面积较无TIA组小(P<0.05 o有TIA组患者发病第30天时ADL评分低于无TIA组[(21.12±1.45)分比(30.83±3.47)分,P<0.05].结论 继发于TIA的脑梗死存在缺血耐受现象.  相似文献   
5.
不同剂量甘露醇对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甘露醇的治疗脑水肿的效果及最佳治疗方案,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缺血性脑水肿,分别于缺血后12h,16h,20h,24h给予甘露醇一次,和于缺血后12h开始甘露醇,每隔2h一次,用三次,五次和七次,甘露醇用量为0.5g/Kg体重,对照组为缺血后12h,16h,20h,24h未用甘露醇。用脑组织含水量,病理变化及梗塞病灶面积三个指标来观察水肿的程度,结果:甘露醇对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7.
首诊以呕吐为突出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典型者表现在消化系统主要为食欲亢进,多食易饥,体重下降,大便次数增多甚至腹泻,严重者有肝功能异常,以顽固性呕吐为突出表现者临床较少见。我们收集了1994年7月-2005年7月间首诊以呕吐为突出表现的甲亢14例,除3例在首诊时明确诊断外,其余11例均在首诊时误诊、漏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健脑益智汤结合认知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95例,随机分汤药+认知训练组、认知训练组、对照组3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采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定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的改变。结果:汤药+认知训练组总有效率87.5%,认知训练组为84.4%,对照组为58.1%,汤药+认知训练组、认知训练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汤药+认知训练组治疗前后P300潜伏期、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训练组治疗前后P300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300潜伏期改变与MMSE评分负相关(r=-0.893,P=0.0000.001),波幅改变与MMSE评分无相关关系(r=-0.232,P=0.3160.1)。结论:健脑益智汤结合认知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眩晕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所有眩晕的250%[1].其特点为眩晕发作持续短暂,通常数秒至1 min,与头部位置的改变密切相关.BPPV的年发病率为64/100 000[2],男女比例为1:2,发病高峰期在40-50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共14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15m1加生理盐水100m1静滴,2次/d。两组基础用药:丹参注射液+拜阿司匹林片。结果治后第14d,治疗组ESS,MBI评分分别为72.4±16.7、55.6±27.3;对照组ESS,MBI评分分别为54.1±17.8、47.7±2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脑水肿的发生率由28.6%降至14.3%,对照组脑水肿的发生率由31.4%升至3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肾功能损害,停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治疗组、对照组各有1例脑梗死灶内少量出血,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但原有肾病者使用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