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患者男性,71岁。右上腹剧烈绞痛7小时伴恶心呕吐,腹痛后曾解正常大便1次。入院前30年有类似发作并右上腹起一鹅蛋大小包块,触痛明显,服中药后腹痛缓解、消失。查体:右上腹腹式呼吸运动受限,右上腹及剑下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Morphy氏征阴性。体温38℃,白细胞9,100,中性86%,血淀粉酶8温氏单位,黄疸指数8单位。B超检查:空腹胆囊2.5×2.5厘米~2,壁厚0.5厘米,囊内可见1.5×1.5厘米回声团,其后有可疑声影。X线透视:右膈下可见1×6厘米条弧状气体影,其内有分隔,右膈厚0.4厘米,胆囊部位可见约3×3厘米大小气体影。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3.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籽獐牙莱中10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条件为:AgilentXDB C18柱(中4.6×150mm,5mm);流动相A:甲醇,B:水;洗脱方法:0~20min,A为10%~30%,20~45minA为30%~80%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54nm,230nm,柱温28℃。结果:10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各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各待测物的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1%;重复性良好(RSD〈3.7%);回收率范围在97.8%~104.2%,RSD〈C4.2%。结论:该方法测定成分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1989年以来我院外科设计了一种腹部手术切口全拆线的缝合方法,简单实用,效果满意。我们按此法行阑尾切除手术80多例,未出现不良反应。现介绍方法如下。一、关腹时用三角针(根据皮下组织的厚薄选用不同型号的三角针)距手术切口一端约3cm处进针,斜向切口方向直达腹膜切口一端,连续外翻缝合腹膜,在切口另一端对称的穿出皮肤。两线头分别固定于橡皮管上(图1)。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系膜小肠如切除%以上,患者因代谢上的严重缺陷多在几周内死亡。我们自1975年以来曾因系膜小肠坏死被迫切除其2/3以上,将剩余存活之小肠行肠袢圈加肠倒置吻合术,获得满意结果。现介绍如下: 手术方法切除坏死小肠后,截取存活小肠顺时针方向旋转,将这侧端与残留空肠端端吻合。在距吻合口下约5厘米处将游离肠管近侧端与之作端侧吻合。迴盲瓣侧残端迴肠与肠袢圈逆蠕动侧距端侧吻合口下约3~  相似文献   
6.
缝合腹部手术切口总是要在切口内遗留无数的线头。1989年笔者根据组织愈合及腹壁受力原理,设计了一种腹部手术切口不遗留缝线异物的缝合方法,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于后。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0例,男156例,女124例,年龄12~47岁。右下腹麦氏切口242例,经腹直肌切口8例,上腹正中切口6例,腹直肌外缘切口2例,剖宫取胎切口22例。274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6例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切口感染,经引流、换药术后15天切口愈合。随访2年治愈率100%,无1例形成窦道。1.2缝合方法:以阑尾切除术为例:(1)关腹时用三角针…  相似文献   
7.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籽獐牙菜中10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条件为:Agilent XDB C18柱(Φ4.6×150 mm,5 μm);流动相A:甲醇,B:水;洗脱方法:0~20 min,A为10%~30%,20~45 min A为30%~80%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230 nm,柱温28 ℃.结果:10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各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各待测物的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1%;重复性良好(RSD<3.7%);回收率范围在97.8%~104.2%,RSD<4.2%.结论:该方法测定成分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4岁。因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7天入院。1月前曾被诊断为胆囊炎。胆囊结石。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压痛,肌紧张,Murphy氏征阳性。B超复查提示:胆囊8.0cm×3.0cm,囊厚0.6cm,不规则,囊内数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并随体位移动而移动。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大网膜与胆囊广泛粘连,分高粘连后见胆囊呈三个膨大,似葫芦状,左侧的膨大部分通过Winslow孔疝入网膜囊内。用Lahey氏法切除胆囊。疝入网膜囊内的胆囊约4cm×5cm×5cm,胆囊管开口于胆总管之右后方。畸形胆囊并发网膜囊疝一例报道@曾思为$重庆市南岸区第…  相似文献   
9.
张某,男,40岁,农民。因饱食后腹部阵发性绞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频繁呕吐4天住院。10年前患者有类似发作,未治疗而自行缓解。体检:体温38℃,脉博100次/分,血压13.3/10.6kPa,呼吸24次/分。神志清楚,脱水貌,腹膨隆,肠型及蠕动波明显,右上腹及左下腹压痛,可闻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8×12~(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10~9/L、中性N0.80,淋巴0.10。X线检查有肠梗阻征象。诊断:低位肠梗阻。剖腹发现升结肠非常游动,极度膨胀。盲肠位于左骼窝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溃疡行Billroth H式胃大部切除术,估计切除溃疡后残端处理困难而游离胃大小弯过多不能行Bancroft旷置术时,我们采用苏联ЮДИН氏缝合法并稍改进,处理缝闭困难的十二指肠残端12例,效果良好,无任何并发症。我们体会,该方法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