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曹祖威 《新中医》2012,(2):130-130
气机是指气的运动,它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气的这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广泛存在于机体,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气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气机失调也有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诸多病理变化,而与耳鸣关系最为密切者当属气滞、气逆与气陷。笔者试将气机论治耳呜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左归丸对化疗致卵巢早衰(POF)模型小鼠卵巢Cx37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左归丸治疗POF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昆明雌性小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片组,左归丸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均按3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每天1次,连续20 d,复制POF模型;同时从造模第1天开始按剂量要求进行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0 d。末次给药2 h后处死小鼠,摘取双侧卵巢,部分卵巢组织液氮保存。采用RT-PCR法检测卵巢Cx37 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卵巢Cx37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组织Cx37蛋白的分布。结果左归丸可有效增强化疗致POF模型小鼠卵巢Cx37 mRNA基因表达(P0.05,P0.01),增强卵巢组织Cx37蛋白表达(P0.05),增加Cx37蛋白在卵巢颗粒细胞中的分布(P0.05)。结论左归丸可有效增强化疗致POF模型小鼠卵巢组织Cx37mRNA表达,上调Cx37蛋白在卵巢组织中的分布与表达,改善化疗致POF模型小鼠卵巢组织缝隙连接功能,恢复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气血亏虚型突发性聋的中医规范化综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02例气血亏虚型突发性聋患者,采取中医规范化综合治疗方案(中药辨证内服为主,配合针灸等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并与《中国突发性聋分型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1 024例患者的西医治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1)总体疗效:经中医规范化综合治疗后,102例患者中,痊愈26例,显效30例,有效24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78.43%。(2)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疗效:以平坦型疗效最好,低中频下降型和全聋型稍差,中高频下降型预后不良,但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主要伴随症状缓解情况:91例伴耳鸣患者中,有效83例(占91.21%),无效8例(占8.79%);59例伴耳闷患者中,有效56例(占94.92%),无效3例(占5.08%);18例伴眩晕患者中,有效18例(占100.00%),无效0例(占0.00%)。(4)不良反应情况:除1例因首次针灸时出现晕针而未继续针灸以及1例糖尿病患者足背有小面积溃疡而未行中药沐足治疗外,其余患者均完成所有治疗,且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5)与《中国突发性聋分型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西医治疗结果比较,其总体疗效、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疗效及主要伴随症状的缓解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血亏虚型突发性聋的中医规范化综合治疗方案不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挽救性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西医常规治疗无效的53例突发性聋的患者,采取中医综合疗法(包括中药辨证内服、中成药静脉滴注、穴位注射、耳穴贴压、穴位敷贴、针灸、按摩导引及声信息治疗等)进行挽救性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主要伴随症状缓解情况及其病程与疗效关系。【结果】(1)经中医综合治疗后,53例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49.06%。(2)在患者耳鸣、耳闷、眩晕等主要伴随症状中,因2例描述不够详细未纳入统计,其余患者中大部分获得不同程度的缓解。(3)病程在14 d内者22例,总有效率为72.73%;病程超过14 d者31例,总有效率为32.26%;病程在14 d内的疗效显著优于病程超过14 d者(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挽救性治疗突发性聋疗效确切,且越早进行中医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论证通过调理脾胃治疗耳鸣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观察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及病房,以调理脾胃为中心进行治疗的耳鸣患者333例,分别记录初次就诊、末次就诊以及随访时的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TEQ)得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诊时TEQ评分平均(11.17±3.11)分。末诊时疗程平均(33.64±37.07)d,TEQ评分平均(9.57±3.43)分,其中痊愈5例,显效25例,有效79例,无效224例,总有效率为32.73%。第1次随访时距初诊时间平均(32.89±8.53)个月,TEQ评分平均(5.35±3.71)分,其中痊愈20例,显效21例,有效39例,无效43例,总有效率为65.04%。第2次随访时距初诊时间平均(57.48±7.91)个月,TEQ评分平均(3.42±3.39)分,其中痊愈37例,显效21例,有效26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为68.29%。【结论】以耳鸣居耳科3大难题(耳鸣、耳聋、耳眩晕)之首,由于西医对耳鸣的发病机制认识不清[1],致使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2]。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努力,中医在治疗耳鸣方面积累了不少有效经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多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除中药辨证内服外,尚有针灸、耳穴贴压、鸣天鼓等,显示出其固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探讨耳鸣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本研究组前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初步形成了耳鸣以脾胃失调为中心的病因病机理论[3-4]。本研究拟通过数据整理和研究,进一步论证通过调理脾胃治疗耳鸣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来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及病房的耳鸣患者,共收集333例。调理脾胃为中心治疗耳鸣的疗效确切,经远期随访,时间越长,疗效越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贵州省356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特点,初步了解其耳聋基因热点突变谱系及频率。方法采集贵州省356例平均年龄为11.90±12.23岁的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对GJB2、SLC26A4、GJB3及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的9个突变热点(GJB2基因35delG、176del16、235delC、299delAT 突变,SLC26A4基因 IVS7-2A>G、2168A>G 突变,GJB3基因538C>T突变,12SrRNA基因1555A>G和1494C>T 突变)进行检测。结果356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中,88例(24.72%)携带不同基因突变;1例携带 GJB2、SLC26A4双基因突变;GJB2基因突变40例(11.24%)(含前述1例双基因突变者),其中纯合突变19例(5.34%),复合杂合突变5例(1.40%),单杂合突变15例(4.21%);SLC26A4基因突变29例(8.15%)(含前述1例双基因突变者),其中纯合突变9例(2.53%),单杂合突变19例(5.34%);线粒体DNA12SrRNA 基因突变19例(5.34%),其中1555A>G 均质突变10例(2.81%),1555A>G异质突变7例(1.97%),1494C>T 均质突变2例(0.56%);1例患者携带GJB3基因538C>T 杂合突变。结论贵州省NSHL患者以GJB2基因和SLC26A4基因为最主要的致病基因,其中235delC突变为最常见突变位点,其次为IVS7-2 A>G突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