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治疗太阳少阳并病,功效和解少阳兼解太阳之表,后世医家临证拓展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高建忠老师在临证中对柴胡桂枝汤进行加减变化,自拟"柴桂龙牡方"治疗杂病,应用于失眠、头晕、汗证、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病症的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正肾气丸原方出自《金匮要略》,被誉为补肾助阳之代表方而治疗肾阳不足证,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原方药物组成为: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各一两。此方中争议最大的当数桂枝一药,《金匮》肾气丸用桂枝还是肉桂,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对于此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指导临床更好地应用肾气丸,以下做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3.
细辛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之良效,在临床中因"细辛不过钱"受到诸多限制。本文追本溯源,查阅古今文献,从用量、配伍、病证的角度,探究细辛的临床运用,并提出"细辛不过钱"的限制仅适用于丸、散剂,认为细辛的临床运用剂量应根据剂型、煎煮方法、产地、用药部位酌情调整,临床中还应注意细辛的配伍与证候禁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