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8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35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04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460篇
内科学   370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82篇
特种医学   2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72篇
综合类   1239篇
预防医学   346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73篇
  4篇
中国医学   629篇
肿瘤学   10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鉴定与丹参酮合成相关转录因子AP2/ERF家族中SmERF108转录因子,并分析转录因子SmERF108的靶基因。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平台如NCBI、PFAM等分析SmERF108的序列特征;MEGA-X软件用于构建SmERF108与不同功能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树;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法鉴定SmERF108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对SmERF108基因在丹参不同器官和组织差异表达进行检测;利用酵母体系对SmERF108的转录激活活性进行探究并用酵母单杂技术确定其靶基因。结果 SmERF108具有典型的AP2/ERF保守结构域,属于ERF-B3亚组,系统进化树和保守基序分析显示SmERF108与丹参中SmERF128、青蒿中AaERF2亲缘关系较近且保守基序分布一致;亚细胞定位显示SmERF108蛋白定位于细胞核;SmERF108基因在周皮中表达最高,且呈现周皮(R1)>韧皮部(R2)>木质部(R3)的规律;酵母自激活验证SmERF108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同时酵母单杂交确认其能与关键酶基因SmCPS1启动子结合。结论 鉴定到丹参中一个新转录因子SmERF108,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差异表达分析预测与丹参酮合成相关,分子互作初步证实靶基因为SmCPS1二萜环化酶。  相似文献   
2.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3.
酿洒酵母是子囊孢子型真核微生物。用于遗传毒物的检测中有细菌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作用。它有自己的代谢活化系统,检测前致癌剂无需外加外源性激活物;它有染色体结构,可以检测引起染色体畸变的药物。因此,我们引进国外测试菌株,于1987年4月,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该检测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把该系统用于化学物的遗传毒性检测和抗变剂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4-硝基奎宁-1-氧化物(4-NQO)和苦味酸等常见诱变剂可引起酵母D7菌株的基因转变,回复突变和有丝分  相似文献   
4.
5.
患者,女性,62岁。以眼睑痉挛、撅嘴、缩唇等面肌不自主运动3年入院。常因活动或生气而诱发,安静与睡眠时减轻或消失。发作时说话、喝水、进食均受影响。曾被诊断为眼肌无力症、神经官能症等。经用卡马西平、安定、封闭等治疗,症状可暂时改善,但疗效不能持久。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南山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山区各医院及个体诊所卫生消毒状况。方法:对2002~2003年间区属各医院及个体诊所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年与2003年区镇医院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4.4%和97.1%,个体诊所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7.6%和89.8%。结论:区(镇)医院消毒效果优于个体诊所,空气合格率普遍较低,卫生防疫机构要加大力度进行监督检测,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7.
8.
为探讨开放性乳突手术后耳漏患者的病理学资料 ,我们对乳突手术后因耳漏行再次手术时取得的病理标本进行了观察 ,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和方法14 7例 (14 7耳 )患者 ,均为 1993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东京大学耳鼻咽喉科因乳突手术后复发性耳漏行再次手术的患者。再手术的方法多为全中耳重建术 (外耳道后壁重建 +鼓室成形术 )或再次乳突根治术。手术的病理标本取自中耳乳突腔的不同部位 ,每个患者取 1~ 8份不等 ,采集标本的数量和部位取决于手术时的病变范围。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两次手术的资料。男 79例 ,女 6 8例 ;年龄 13~ 82岁 ,…  相似文献   
9.
<正> 1988年元月7日,我市沙北行政区某建筑公司民工食用豆腐乳发生10人中毒,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病学调查:某建筑公司民工购买我市某酱菜厂生产、罐装密封的豆腐乳,7日18时首次打开食用,10人全部出现中毒  相似文献   
10.
<正> 人被犬、猫咬伤之后,为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除了伤口的处理及酌情应用血清外,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仍为目前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据有关资料统计,被疯犬咬伤后既使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仍有7.35%人发病。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其一,狂犬疫苗为生物制品,贮存期间应严格控制在2——10℃温度范围内,冻结或超过规定温度范围均易失效。有些人虽说进行了预防注射,但因疫苗保存不当或过期失效,机体不能产生抗体,起不到保护性免疫的作用。其二、由于伤口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彻底,致使病毒不断进入人体,也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