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糖尿病中医辨证和实验数据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借助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31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和肾功能,分析上述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间的相关性.结果:从阴虚燥热,经气阴两虚型,至阴阳两虚型,血糖的升高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呈增恶的倾向性,并见脂代谢紊乱和肾功能损害加重;同一型的血瘀组较无血瘀组病情明显加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病情程度有相关性,但尚不能用具体数据范围替代中医辨证分型;血瘀加重病情,活血化瘀疗法可减轻糖代谢、脂代谢紊乱,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眠安康口服液治疗心脾两虚证失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纯中药制剂眠安康口服液对心脾两虚证失眠的临床疗效,选择30例经中医辨证诊断为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进行治疗,并以安神健脑液为对照组,结果显示眠安康治疗组对失眠和心脾两虚证的疗效分别达100%和93.3%,显效率为76.7%和5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睡眠觉醒程度和觉醒后精神状态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示眠安康口服液是通过其补益心脾中药发挥临床效用的  相似文献   
3.
方朝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48+50-48,50
目的分析研究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4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MSCT资料。结果 46例MPR均显示扩张的支气管,其中柱状型19例,囊状型8例,静脉曲张型5例,混合型14例。行仿真内镜的24例中,16例显示支气管黏膜炎症、管腔内黏液栓、血块、环状软骨不完整及管腔扩张。采用肺透明技术重建的46例中,15例显示扩张的支气管。结论 MSCT是一种无创性显示支气管形态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其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特异性高,可以显示支气管扩张范围、程度和部位,可作为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30例,其中足月妊娠9例,未足月妊娠21例;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妊娠孕妇30例为对照组。3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IL-17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IL-17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IL-17可能介导了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38例AVM病例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AVM40岁以下多见,好发于幕上,临床可无症状或表现为癫痫、头痛和神经功能障碍.AVM无出血并发症时,MRI和MRA主要表现为畸形血管团及血管流空效应;并发出血时可见颅内血肿的MRI表现;MRA可清晰显示AVM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低场磁共振MRI和MRA结合能够清晰显示AVM的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是诊断脑AVM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CT和MRI两种方法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122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测,以ARC0法为标准分期,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诊断敏感率为98.4%(120/122),CT诊断敏感率为93.4%(114/122),MRI与CT诊断敏感率比较(x2=3.753,P>0.05)。CT与MRI检出率,I期CT检出率显著低于MRI,两种检验方法比较(x2=3.844,P<0.05),在Ⅱ期与Ⅲ期检出率上比较(x2=0.328、0.148,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MRI较CT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率。但是在早期诊断中,MRI较CT更准确,因此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中应该选用MRI作为检测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和MRI在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新生儿,均有明确的窒息史,且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应用CT和MRI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MRI总体检出率为97.6%(41/42),CT总体检出率为90.5%(38/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1,P>0.05)。MRI、CT总体检出率分别为脑水肿100.0%(30/30),93.3%(28/30);脑室出血检出率为100.0%(7/7),85.7%(6/7);基底核丘脑损伤检出率为50.0%(1/2),100.0%(2/2);矢状旁区损伤100.0%(1/1),100.0%(1/1);脑动脉梗死100.0%(2/2),50.0%(1/2)。结论CT和MRI均可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对脑水肿、脑室出血、矢状旁区损、脑动脉梗死初诊可以选择MRI诊断,对于基底核丘脑损伤检出率为初诊可以选择CT,必要时可以两种诊断方面联合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Restri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phism,PCR-RFLP)技术检测156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252例正常妊娠健康孕妇(对照组)外周血的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GF-β1基因+869T/C位点存在CC、CT、TT三种基因型,子痫前期组CC基因型占33.33%,CT基因型占62.18%,TT基因型占4.49%;对照组CC基因型占13.10%,CT基因型占48.41%,TT基因型占38.49%。子痫前期组孕妇CC和CT基因型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1);而TT基因型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子痫前期组+869T/C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64.42%)明显高于对照组(37.30%),T等位基因频率(35.58%)明显低于对照组(62.7%)。结论 TGF-β1+869T/C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