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12例高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腹部手术中临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部感染是腹部外科手术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延长患者的恢复期,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加重原发病,增加病死率.高龄患者腹部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则更为突出,因患者年龄高、体质减弱、抵抗力下降、全身各主要器官衰退,手术的麻醉问题、腹式呼吸受限、受凉、手术时间过长、胃肠减压管刺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肺部感染往往成为高龄患者腹部术后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
胃癌病人的白细胞介素6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胃癌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 6 ,IL 6 )的动态变化 ,了解IL 6含量与胃癌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双抗体夹心法 )动态检测 4 7例胃癌病人手术前后血清IL 6值的变化 ,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及相关分析 .[结果 ]胃癌病人血清IL 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而病人术后血清IL 6水平低于术前水平 .[结论 ]胃癌病人血清IL 6水平检测可作为评价胃癌病人的病情与疗效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急性胆管炎病人血清α GST对评估肝功能受损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1~ 2 0 0 2年观察组为 32例急性胆管炎病人。对照组为 2 0位健康志愿者。α GST检测采用酶免疫测定法 (ELA)。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检测采用常规生化方法。结果 急性胆管炎病人血清中α GST在发病初期迅速升高 (P <0 0 5 ) ,并血清中所测α GST峰值变化于同期所测的ALT、AST值间比较明显提早 ,经治疗后α GST迅速下降 ,快于治疗后所测ALT、AST值的变化。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α GST浓度能更敏感的反映肝功能受损情况 ,对急性胆管炎病人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PCD引流管路径作微小切口联合经皮肾镜清除胰腺坏死组织的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感染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经PCD引流的感染期SAP患者出现引流不畅等治疗效果不佳后,循PCD引流管路径作一约2 cm微小切口,用取石钳取出浅层部分胰腺坏死组织,深在部分坏死组织联合经皮肾镜直视下用网篮取出,在残腔的高、低位分别置入冲洗管及双套管,从腹壁相应较簿的位置戳孔引出并固定,原PCD引流管管口予以关闭。术后用生理盐水自冲洗管冲洗脓腔,双套管负压状态下作持续负压吸引将残余坏死组织逐步清除干净。监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引流量(出入量差)、体温、白细胞(WBC)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CT了解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残余情况。结果:23例感染期SAP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感染中毒症状均改善,术后30 d内引流量均较术前明显增多(均P0.05),感染指标(体温、WBC数、PCT、CRP)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1个月左右复查CT显示胰周坏死组及积液基本消失,其中5例术后2周出现冲洗管堵塞需换管继续冲洗引流,所有患者未出现腹腔出血、肠漏、穿孔等并发症,无需行二次微创手术干预或开腹手术处理,患者最终均痊愈出院。结论:循PCD引流管路径作微小切口联合经皮肾镜清除胰腺坏死组织的方法在治疗SAP感染性坏死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曲列格酮 (TGZ)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TGZ处理HepG2细胞后 ,用MTT、[3 H]-胸苷摄入、Northern杂交、RT -PCR、Western印迹等方法分别测定细胞增殖、COX - 2表达及PGE2水平。结果 TGZ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细胞增殖 ,并下凋COX - 2表达及抑制PGE2产生。结论 TGZ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 ,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COX - 2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的定量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间142例肺部病变患者手术前的CT、PET、PET/CT显像结果.142例患者行PET/CT检查前均未进行抗肿瘤治疗,行PET/CT检查后1个月内行手术或活检取得病理.手术淋巴结分区以1997年美国AJCC为标准.对CT、PET、PET/CT显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纵隔淋巴结阳性及阴性者SUVmax、CT值、CT短径的差异,绘制SUVmax值、CT值的ROC曲线,找到最佳诊断界点.分别计算单纯PET、单纯CT值、单纯CT短径及PET/CT双定量分析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等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比较单纯PET、单纯CT值、单纯CT短径以及PET/CT SUVmax、CT值双定量分析对纵隔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SUVmax、CT值、CT短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Vmax取2.45,CT值取38.5Hu为诊断诊断界点.当SUVmax≥2.45时短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SUVmax≥2.45且CT值<38.5Hu,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50.9%、96.5%、92.8%、72.5%、77.0%,其准确性高于单纯PET、单纯CT值及单纯CT短径(χ2=19.192,P=0.000).结论:PET/CT显像对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明显价值,其准确性优于单纯PET或CT;当SUVmax≥2.45且CT值<38.5Hu时,提示转移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增强PET-CT的对位准确性,并避免可能的过度衰减。方法30例肿瘤检查患者,按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所有受检者均先利用三维激光定位系统在体表作标记,再注射^18F—FDG259-444MBq。依体表定位点定位行全身PET-CT检查,再根据体表定位点重新定位行局部多期增强CT扫描。用常规CT数据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所得PET图像分别与常规CT和增强CT图像进行影像融合。比较增强前后的对位情况及衰减校正情况。将增强前后PET-CT对位情况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结果〈60岁组13例患者中,11例无体位变化,2例患者增强CT扫描前摆位时发现激光线与标定点相差2~5mm;重新对位纠正后增强CT与PET对位效果良好12例,一般1例。≥60岁组17例患者中,3例体位无变化,14例增强CT扫描前摆位时发现激光线与标定点相差2~5mm;重新对位纠正后增强CT与PET对位效果良好13例,一般3例,较差1例。所有患者均未见过度衰减校正现象。结论增强CT尤其是多期强化用于PET—CT显像可以明显提高PET-CT肿瘤诊断的准确性,结合三维激光定位技术基本可以保证增强PET-CT的对位准确性,特别是对老年身体耐受性差,检查过程中易发生移位的患者,意义更大。并可避免血管内较高的造影剂浓度引起的PET伪影,为增强PET-CT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肾功能的保护及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预防.方法观察组术前行短期肠外营养,术中、术后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滴注,并定时快速滴注20%甘露醇.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动态观察术后尿素氮(BUN)和肌酐清除率(Cr)的变化及ARF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相BUN和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5例中无1例发生ARF;对照组17例中5例(29.4%)发生ARF且有3例(17.6%)死亡(P<0.05).结论术前行短期肠外营养,术中及术后充足的组织灌流及充分利尿是预防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并发ARF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动态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探讨IL-6、VEGF-A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作者将60例乳腺癌患者及57例乳腺良性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乳腺癌患者);对照组(67例乳腺良性病患者)。作者分别手术前、后均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两组病人血清IL-6、VEGF-A的表达。结果 ①观察组、对照组术前血清IL-6、VEGF-A水平表达具有差异性(P〈0.01);术前、后观察组本组血清IL-6、VEGF-A水平表达呈显著差异(P〈0.01)。结论 通过对两组血清IL-6、VEGF-A表达的动态变化,观察组IL-6、VEGF-A表达的动态变化,显示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的IL-6、VEGF-A表达与其预后呈正相关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