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ET-CT一体机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医学影像学诊断仪器。自2002年8月以来,我院对297例患者采用PET—CT机行增强扫描,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现将增强扫描过程中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通过对120例CT增强扫描中使用国产离子型造影剂,用两种方法加用地塞米松行CT增强扫描做临床对比观察、研究,探讨预防CT增强扫描中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分成两组,A组60例采用lOmg地塞米松混入76%复方泛影葡胺中静脉推注。B组60例采用增强扫描前15~20Min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g,然后直接静脉推注76%复方泛影葡胺行CT增强扫描。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做详细记录。结果 A组病例,轻度反应8例,占13.3%,中度反应3例,占5%,无重度反应。B组病例,轻度反应3例,占5%,无中、重度反应,A组有轻中度不良反应,而B组仅有轻度不良反应,两组比较B组优于A组。结论 B组增强扫描前15~20min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再静脉推注浩影剂行CT增强扫捕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患者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与血清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表达的相关性以及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治疗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CT多期增强扫描和特异性标记物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动脉期、主动脉期、延迟期CT增强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期CT增强值之间差异显著(F=41.071,P<0.05),对照组患者3期CT增强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8.065,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FRA)21-1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诊断对老年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4%和92.2%。结论老年肺癌患者CT多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与血清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表达呈现良好的相关性,二者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对老年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吴恺  赵松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0):2045-2047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与增强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TNM分期的价值.方法 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122例,术前2w行18F-FDG PET-CT检查,同期行增强CT扫描按照国际通用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肺癌TNM分期标准,对病变分别行增强CT分期及PET-CT分期.根据术后外科病理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方法评价18F-FDG PET-CT与增强CT对NSCLC的TNM分期的价值.结果 ①对照病理结果,PET-CT对NSCLC的T分期比增强CT准确性更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②对NSCLC的N分期中.PET-CT较增强CT准确性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术前M分期中,PET-CT结果较增强CT结果准确性高.结论 与增强CT相比,PET-CT能提高NSCLC术前TNM分期的准确率,并能纠正增强CT出现的假阳性及假阴性错误,同时增强CT也可以纠正PET-CT出现的错误,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NSCLC临床分期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与增强CT(contrast enhance CT,CECT)同机融合(PET/CECT)检查对胰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及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未行过增强CT检查、临床及影像检查发现可疑胰腺病变的患者行常规PET/CT检查,同时在PET延迟扫描后立即行同机增强CT检查(PET/CECT),将两者图像融合并对胰腺病变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以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PET/CECT、常规PET/CT对胰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测定病灶早期及延迟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18F-FDG的滞留指数(RI).以接受手术的24例患者术中所见及病理诊断为依据,比较PET/CECT与常规PET/CT对胰腺癌TNM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52例胰腺病变患者中,PET/CECT对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00%、88.2%、96.2%,常规PET/CT分别为94.3%、70.6%、86.5%.恶性组(35例)的早期SUVmax、延迟SUVmax、RI分别为8.4±3.4、10.1±4.3、(24.1±22.6)%,良性组(17例)分别为4.5±3.9、5.0±4.3、(10.9±14.9)%,胰腺良、恶性组间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24例手术患者中17例为恶性,PET/CECT和PET/CT诊断胰腺恶性肿瘤T分期准确性为82.3%和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诊断胰腺恶性肿瘤N分期准确性为91.7%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80).结论 18F-FDG PET/CECT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优于常规PET/CT,判断胰腺恶性肿瘤侵犯周围血管及脏器的准确性高于常规PET/CT,可以作为一站式检查对胰腺病变行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18F-FDG PET对于MRI阴性的难治性颞叶癫痫术前定位,合理选择适应证及预测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对25例MRI阴性的颞叶癫痫患者,经过头颅MRI、视频脑电图及18F-FDG PET-CT等术前评估后均行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手术疗效,采用Engel分级评价疗效,比较PET-CT与同期脑电图定位的准确性及脑代谢改变的不同图形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头颅MRI阴性的患者颞叶切除术后疗效达到EngelⅠ级13例(52%),Ⅱ级2例(8%),Ⅲ级5例(20%),Ⅳ级5例(20%),有效率80%,显效率60%。在Engel疗效分级Ⅰ,Ⅱ级的15例患者中,PET-CT、VEEG定位的准确性分别为86.7%、46.7%,经卡方检验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T-CT代谢减低局限于颞叶者手术效果好,超出颞叶甚至表现为双侧颞叶代谢减低者手术疗效不佳。结论 PET对于癫痫病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视频脑电图。PET-CT的代谢图形可帮助无病灶颞叶癫痫确定病灶部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软组织肿瘤患者65例,静脉注射18↑F-FDG后PET/CT显像。经衰减校正后行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测定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 ax)进行图像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根据病理结果目测法发现局部软组织病灶47例,其中良性5例、恶性42例,淋巴结转移6例、骨转移10例、软组织转移7例、肺转移10例。目测法发现局部病灶的准确性、灵敏性均为100%,诊断转移病灶的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6.9%、100%、95.1%。36.9%的病例根据PET/CT结果改变肿瘤分期。半定量分析对鉴别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85.1%、92.9%和20%。结论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18↑F-FDG PET/CT显像是一种无创性、高灵敏性的检查,特别是对确定软组织肉瘤的分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99m)Tc-MIBI IQ-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MPI)中非衰减校正(NAC)图像与衰减校正(AC)图像对可疑冠心病患者诊断的差异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可疑冠心病的患者83例,男性54例,平均年龄(62±8)岁,于30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和负荷+静息IQ-SPECT/CT MPI,两次MPI均常规行CT衰减校正扫描。结果:以CAG最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诊断冠心病标准,其中48例被确诊为冠心病(CAD),35例排除冠心病。以此标准对MPI进行分析,NAC和AC图像诊断CAD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1.7%、45.7%、72.3%和89.6%、40.0%、68.7%,两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 (95%CI:0.581~0.789)和0.758 (95%CI:0.652~0.846,P=0.3047)。以单支冠状动脉狭窄≥50%为标准对MPI相对应的供血区进行分析:NAC图像检测前降支(LAD)病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AC图像(93.4%和73.5%vs. 58.7%和57.8%)。而在检测回旋支(LCX)病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AC图像要优于NAC图像(82.1%和75.9%vs. 59.7%和57.8%)。在检测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AC图像要优于NAC图像(92.6%和71.1%vs. 61.1%和60.0%)。结论:医师审阅IQ-SPECT/CT MPI时需要针对具体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对NAC和AC图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LAD供血区主要参考NAC图像,LCX、RCA供血区主要参考AC图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0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与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肝占位患者,分别行MRI和CT增强扫描检查,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三名医师诊断评分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影像学检查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98例肝占位患者中,病理学检查诊断HCC 86例,再生结节10例,嗜酸性肉芽肿2例;在86例HCC患者中,存在97个病灶,其中32个病灶<1.0 cm;在32个<1.0 cm的HCC病灶中, 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31个(96.9%),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仅发现26个(81.3%,P<0.05),其余65个超过1.0 cm 的病灶均被两种扫描方法发现和诊断;ROC曲线分析发现,MRI动态增强扫描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HCC的AUC分别为0.962和0.824,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3.106,P<0.05),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HC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9.0%、91.0%和96.2%,显著优于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分别为93.8%、72.0%和85.3%,x2=19.587,P<0.05)。结论 3.0T 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更清晰地反映HCC病灶的细微形态特点和强化特征,对于诊断小HCC的价值优于CT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肝癌的各期增强图像的特点,以期提高临床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方法以本院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直径3cm以下的115例肝占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早期肝癌患者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各期图像的特点,其中肝细胞癌42例,肝转移癌37例,肝血管瘤36例。结果三组病例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肝细胞癌在动脉期多表现为高密度强化,比例显著高于肝转移癌(P0.001);而在门静脉期和平衡期多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比例亦显著高于肝转移癌和肝血管瘤(P0.001)。结论 64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是诊断早期肝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质子治疗靶区勾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患者,先后行胸部增强CT扫描及胸部或全身PET-CT检查,再分别以CT图像、PET-CT融合图像勾画大体靶体积(GTV),以相同参数制定质子治疗计划。选择肿瘤体积(GTV)、计划体积(PTV)、受照量≥20Gy的肺组织占全肺体积的比例(V20)。结果患者的GTVCT(167.64&#177;65.5)cm^3、GTVPPET-CT(59.15&#177;40.29)cm^3,PTVCT(342.94&#177;106.67)cm^3、PTVPET-CT(143.42&#177;81.55)cm^3,V20cT(12.44&#177;3.34)%、V20PET-CT(6.36&#177;4.3)%,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认为PET-CT融合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质子治疗时,能够更精确地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对周围正常组织保护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肝恶性肿瘤多模式影像技术PET/CT应用价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模式影像技术PET/CT在原发和继发肝癌应用价值。方法^18F—FDG PET/CT检查肝内恶性肿瘤217例,原发肝癌120例;继发肝癌97例;其中38例原发肝细胞癌行同机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15例小肝癌进行了随访生存曲线分析;比较不同大小及类型肝癌间SUVmax差异。PET/CT图像采用3级法进行分类,计算不同类型肝癌敏感性,将CT增强图像与PET/CT图像结合分析。结果75例未经任何治疗原发肝细胞癌显像1级24例占32%,2—3级51例占68%。未经任何治疗转移性肝癌93例,显像1级4例占4.3%,2~3级89例占95.7%。联合CT增强检查小于3cm肝癌敏感性为37.5%,大于3cm肝癌敏感性为73.7%。不同大小及不同类型肝癌间SUVmax比较有差异。生存曲线分析显示SUVmax大于2.5和小于2.5组比较无差异。结论^18F—FDG PET/CT对原发肝细胞癌敏感性较低,结合同机CT增强扫描可提高肝癌的敏感性;^18F—FDG PET/CT对转移性肝癌敏感性较高;转移性小肝癌SUVmax高于原发小肝癌。  相似文献   

13.
韩雪凤  井桂银  葛尚 《肝脏》2023,(10):1199-1203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联合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HHE)与肝细胞癌(H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42例HHE患者(共51个病灶)与60例HCC患者(共65个病灶)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比较HHE与HCC患者病灶CT平扫影像学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MRI、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RI、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对HEE与HCC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MRI检测结果:42例HHE患者检测出46个病灶,病灶检出率为90.20%,60例HCC患者检测出60个病灶,病灶检出率为92.31%。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检测结果:42例HHE患者检测出41个病灶,病灶检出率为80.39%,60例HCC患者检测出54个病灶,病灶检出率为83.08%。HCC患者病灶圆形、边界模糊、单发病灶高于HHE患者病灶(P<0.05),HHE与HCC患者病灶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结肠癌术前多层面CT一站式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结肠充气多层CT(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患者术前检查的价值.方法:63例结肠癌患者术前1 wk内行全腹MSCT平扫与多期增强MSCT扫描.采用Toshiba Aquilion16扫描仪,增强扫描是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22 s(Ⅰ期)、37-40 s(Ⅱ期)、60 s(Ⅲ期)采集数据.在工作站对采集数据行CT仿真内镜(CTC)、X线模拟投影(XRP)、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SSD)、CT血管造影(CTA)等后处理观察,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显示64个癌灶,升结肠18个,结肠肝曲2个,横结肠4个,结肠脾曲2个,降结肠6个,乙状结肠20个(包括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区5个),直肠12个;16例发现肠外病变;与手术所见同.在不同扫描期相,原发灶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增强扫描肿物峰值强化Ⅱ期30个,Ⅱ期-Ⅲ期17个,Ⅲ期13个,Ⅰ-Ⅲ期4个.58个原发灶(90.6%)可见相应供血动脉增粗,分支增多.CT判断是否累及肠周脂肪敏感性100%,特异性64.2%,准确性92.1%.CT对腹部淋巴结转移瘤诊断总的敏感性78.5%,特异性86.7%,准确性86.1%.结论:MSCT多期增强扫描一次检查为结肠癌术前了解肿瘤位置、数量、范围、血供及其他组织器官病变情况提供了其他影像技术难于同时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ET-CT定位下行三维适形放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54例ⅢA、ⅢB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PET-CT定位3DCRT组(A)27例和普通CT定位3DCRT组(B)27例,先常规分割3DCRT 40Gy/20次,后缩野瘤灶加量至60~66 Gy,同步予TP方案化疗.结果 A组PET-CT融合图像下GTV平均体积为102.52 cm3,而普通CT图像下GTV平均体积为136.52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6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两组均未出现Ⅲ、Ⅳ度急性毒副反应,A组急性放射性肺炎、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4.8%、18.5%,明显低于B组的40.7%、55.6%(P〈0.05).A、B组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2%、62.5%、50.3%和70.1%、58.6%、40.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5%、32.3%、20.1%和51.3%、27.5%、13.6%,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PET-CT定位下3DCRT治疗Ⅲ期NSCLC,能精确指导靶区勾画,降低急性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不同术前定位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头皮脑电图、视频脑电监测、皮层电极、深部电极、头颅CT、MR1、PET七种检查定位方法的阳性结果,计算出准确定位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头皮脑电图的定位能力明显低于视频脑电监测、皮层电极、深部电极监测及MRI、PET检查,后五种评估方法的定位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上述术前定位方法单一应用不具有特异性.颞叶癫痫灶的准确定位需综合应用各种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的相对强化值(relative enhancement value,REV)在绞窄性肠梗阻中判断缺血性肠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桂洲医院住院治疗的绞窄性肠梗阻患者90例,根据目标肠壁能否在手术中恢复血运分为缺血坏死组(58例)及无缺血坏死组(32例),术前行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分析不同时期肠壁强化的CT值变化及REV,研究REV判断绞窄性肠梗阻缺血性肠坏死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缺血坏死组动脉期-造影前、门静脉期-造影前、延迟期-造影前REV值均明显小于无缺血坏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V判断绞窄性肠梗阻缺血性肠坏死的灵敏度为91.38%(53/58),特异度78.13%(25/32),阳性预测率88.33%(53/60),阴性预测率83.33%(25/30),诊断符合率86.67%(78/90)。结论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的REV对绞窄性肠梗阻缺血性肠坏死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肺外结核的临床与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PET) -CT表现多样,易与恶性病变相混淆,通过分析肺外结核的临床表现及18F-FDG PET-CT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肺外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经病理确诊的肺外结核39例的临床表现和18F-FDG PET-CT图像,39例中男11例,女28例;年龄20 ~67岁,平均(60±18)岁,其中20~40岁8例,40~60岁15例,>60岁16例;有结核病史者5例.采用目测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判断PET图像上病变的示踪剂浓集程度,结合相应层面低剂量CT图像和两者的融合图像判断病变性质.结果 临床表现:发热13例,盗汗、乏力伴消瘦17例,胸腔积液7例,腹胀、腹部肿块6例,颈部肿物2例.实验室检查:低蛋白血症、ESR增快及PPD试验阳性15例,其中PPD强阳性4例,CA125升高3例.PET-CT表现:淋巴结结核表现为体部单发或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可见融合或钙化,FDG显著浓集,部分FDG呈环形摄取;胸膜和腹膜结核表现为胸膜和腹膜增厚,部分呈结节样增厚,FDG显著不均匀浓集,以边缘及浆膜增厚处为著;骨结核均有不同程度的溶骨性骨质破坏,部分脊柱结核的椎旁软组织增厚,半数病灶可见FDG环形摄取;肠结核4例次均累及回盲部,肠壁呈环形或偏心性增厚,FDG呈局灶性、弥漫性等多种浓集形式;肾上腺结核表现为双侧肾上腺肿块样增厚,输卵管结核表现为右侧附件区结节影,肝结核表现为肝脏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均可见FDG高摄取.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有助于肺外结核与肿瘤的鉴别诊断.淋巴结结核和骨结核的PET-CT图像FDG环形摄取可能是特异性表现.对仍难与恶性病变鉴别的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及病理对诊断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种简便的右侧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新的简便的右侧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方法。对 67例右侧显性旁道且QRS波时限≥ 0 .1 2s的患者进行研究。旁道的体表心电图定位采用aVR及标准III导联 ;旁道的位置均经成功的射频消融证实。结果 :采用本法判断间隔旁道及非间隔旁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 86.67%、75 .68%及 80 .60 % ;并且可对旁道进行进一步定位 ,其灵敏度为 5 5 .5 6%~ 95 .45 % ,特异度为 86.67%~ 97.37% ,准确性为 83.5 8%~ 89.5 5 %。结论 :新的右侧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并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干预用于CT增强扫描患者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效果.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细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外渗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渗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外渗发生率,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造影剂外渗情况的出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