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目的研究碘化油Beagle犬肝动脉注射的安全性。方法Beagle犬肝动脉内单次注射碘化油0.38、0.75ml和1.5ml/kg剂量,观察给药后1月内动物一般症状、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心图电、眼科、尿常规的改变及重要组织器官病理学变化。结果碘化油对肝、脾、肺、肾等多个脏器有毒性反应,中毒剂量小于0.38ml/kg剂量,1.5ml/kg剂量可导致动物在24h内死亡。结论碘化油肝动脉内栓塞可导致多个重要脏器(肝、肺、肾)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个以腺病毒为载体的人用疫苗(代号LMP-Ad)在传代动物细胞株上的表达能力和细胞毒性,为动物试验提供依据。方法受试物LMP-Ad以不同感染复数(MOI=3000、1000、300、100和30)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幼仓鼠肾细胞(BHK)、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4种传代细胞株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目的蛋白LMP在细胞膜上的表达情况;在MOI=3×105、3×104、3×103、3×102和30时,用MTT法和FCM检测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和细胞死亡率。结果在4种细胞中均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其中BHK细胞呈弱阳性,而Vero和KMB17在MOI低至30时仍较好地表达目的蛋白;随着感染剂量的提高,4种细胞的RGR下降而死亡率上升,其中以Vero细胞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受试物对上述细胞均具生物活性,并在高感染剂量时表现出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和一定程度的损伤,4种细胞以Vero和KMB17对受试物最为敏感,更适于作为该类新药的体外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在临床上主要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抗早孕及终止排卵后的妊娠。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2003~2005年间共收到4例使用米非司酮出现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死亡的报告,并于2005年发出公众健康通报告诫慎用米非司酮[1]。为了考察米非司酮应用安全性,我们对连续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后实验动物可能出现的败血病症状进行了观察。1材料与方法1.1药物米非司酮片(25mg/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米索前列醇片(200μg/片,西尔药厂)。1.2动物家兔,1.5~2.5kg,雌性,由浙江省实验动.3给药分组[2-3]家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4只,即非司酮口服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定消瘾剂3个月经口染毒的毒性.[方法] 连续3个月经口给予"消瘾剂",每天80、40、20 g/kg剂量,对SD大鼠作一般状况、神经系统、血液生化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在染毒期间出现流涎、体毛蓬松、体消瘦、精神萎靡及体重增长缓慢等,上述改变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并存在明显的性别之差,雄性大鼠反应明显重于雌性大鼠,但停药后即逐渐消失.在整个试验期间未引起动物死亡.3个剂量组对WBC、RBC、PLT、HGB等12项血液学指标的AST、ALT、ALP、BUN、肌酐等10项生化学指标均无明显影响,母鼠的测定值均属正常值范围;对部分脏器(肝、肾、肾上腺、脾、胸腺、睾丸、前列腺、脑等)、眼球外观及尿液色泽呈蓝灰色(与消瘾剂稀释后颜色相似),色泽深浅呈剂量-反应关系.并在停药后逐渐消退,这可能与药液吸收有关.给药一个半月(给药期间)、停药次日、给药3个月和恢复期结束(停药一个月)剖检,各剂量组对大鼠心、肝、脾、肺、肾、脑等脏器组织经大体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出现肉眼和镜下可见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 本试验结果显示,SD大鼠连续经口给予相当于人临床拟用剂量80倍的消瘾剂,仅显示轻微的可逆性反应,未见明显的中毒表现."消瘾剂"是一种毒性较低的中药戒毒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靶向抑制二肽基肽酶-Ⅳ(DPP-Ⅳ)基因的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对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根据DPP-Ⅳ的refseq序列及siRNA设计原理设计3条靶向作用于DPP-Ⅳ基因不同位点的siRNA(siRNA-1、siRNA-2、siRNA-3);另取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50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每组3只,除模型对照组外一次性尾静脉给予对应siRNA1nmol·mL-1,给药体积为小鼠体重的10%,给药后测定10d内的血糖含量,以及给药后第2天腹腔注射葡萄糖2.0g·kg-1后0、30、60、90、120min时的血糖含量,并计算耐糖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iRNA-1、siRNA-2、siRNA-3组小鼠10d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糖作用,且第1天最明显(P<0.05);注射葡萄糖后,siRNA-1、siRNA-2、siRNA-3、模型对照组小鼠AUC0~120min分别为2280.3、2176.5、2773.5、4249.5mmol·L-1。结论:糖尿病模型小鼠给予靶向抑制DPP-Ⅳ的siRNA后可通过减少DPP-Ⅳ表达量、升高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从而缓解其高血糖症状。  相似文献   
6.
青蒿琥酯和吡喹酮防治血吸虫病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就血吸虫病防治药青蒿琥酯与血吸虫病防治药吡喹酮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口服青蒿琥酯300μg/kg对第7天、第8天的童虫有杀灭作用,减虫率为71.6%,减雌率为72%;口服吡喹酮300mg/kg对第7天童虫无效,对第30天成虫有明显杀灭作用,减虫率为72%,减雌率为78.3%;青蒿琥酯与吡喹酮同时服,或者先服吡喹酮后服青琥酯均明显影响青琥酯的杀童虫作用;先服青蒿琥酯而后服吡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散红细胞改良体外溶血试验方法,探索奥沙利铂临床与非临床相一致的溶血性结果。方法: 在标准的体外溶血试验方案基础上,通过改变反应介质考察奥沙利铂的溶血结果;显微镜观察各试验方法中的红细胞分布,探索不同介质下体外溶血试验机制;酶标仪检测溶血试验试管中上清液吸光度计算溶血率;通过温和摇晃方式改变奥沙利铂对红细胞的药物暴露。结果: 以葡萄糖作为体外溶血试验介质时多类溶血制剂药物产生假阴性结果,在体外溶血试验中葡萄糖介质内红细胞发生细胞间黏附、聚集成团现象;通过持续温和摇晃方法,以葡萄糖为介质的奥沙利铂体外溶血试验产生阳性结果。结论: 体外溶血试验使用葡萄糖为实验介质时,可以通过温和分散红细胞的方式充分暴露奥沙利铂与红细胞的接触,展示更为客观的溶血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豚鼠雾化吸入给予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评价临床超说明书给予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建立雾化给药药物浓度检测方法,确定吸入给药实际给药量。以临床使用盐酸肾上腺素给药频次与剂量结合过敏性试验评价方法,采用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方案,评价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豚鼠产生的全身过敏反应及呼吸系统毒性反应。32只豚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4组:阴性对照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致敏剂量:20 mg·kg-1卵白蛋白)、低剂量组(致敏剂量:15.5 μg·kg-1盐酸肾上腺素)和高剂量组(致敏剂量:31 μg·kg-1盐酸肾上腺素)。各组激发剂量是致敏剂量的2倍,激发时观察过敏反应症状,激发后采集血液与肺泡灌洗液,全血用于检测血液学,分离血清和肺泡灌洗液用于检测IgE。动物解剖后取支气管与肺脏组织做组织学检测与免疫组化。结果 使用雾化装置给予豚鼠盐酸肾上腺素在给药3.95 min时可达到临床等效剂量。各组豚鼠在致敏给药期间体质量正常增长,无明显异常反应。激发时,阳性对照组豚鼠出现强阳性过敏反应,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豚鼠均无明显过敏反应。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豚鼠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gE含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豚鼠激发后肺组织内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内出现大量红细胞和渗出液;免疫组化结果提示阳性组豚鼠肺组织内炎性症状与B淋巴细胞增多相关。而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豚鼠血液学指标、血清IgE含量、免疫组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经雾化给予豚鼠不发生过敏反应,且未产生呼吸系统毒性。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雾化吸入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病346例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本研究应用药物青蒿琥酯片(100mg/片),在血吸虫病流行区鄱阳湖畔的3个自然村669例易感人群中,用双盲法进行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现场试验.试验对象在接触疫水后第7d开始服药,每wk1次,连服8次.青蒿琥酯剂量为6mg/kg,对照组服等量的安慰剂片.结果,346例服青蒿琥酯片者无1倒粪检血吸虫阳性;而服安慰剂的323例中有15倒粪检阳性,感染率为4.64%,EPG算术均数为312.0±1009.0,几何均数为37.08±5.3.青嵩琥酯的预防保护率为100%.本次试验不良反应轻微,头痛和腹痛的出现率仅1%左右,而且服药组和对照组的副反应出现率相似,各项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服药前后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rhIL-11)是一个多功能性的细胞因子,在骨髓造血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连续给予rhIL-11后由于蓄积而对机体产生反应及其严重程度,确保其临床应用的安全,该试验对SD大鼠连续给药3个月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