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定志丸对东莨菪碱诱发大鼠被动回避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定志丸在防治记忆障碍作用上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的定志丸为佳。茯苓、远志、石菖蒲有协同人参之作用。《和剂局方》中的朱砂未见有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故无组成方剂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目的为探讨中医门诊申报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年龄层之分布、处方用药排行、单方及复方排行前20名、医疗费用结构、治疗方式及同一病者连续5年追踪占率等为主要目的。方法:本研究数据源以2005—2009年中央健康保险局台北分局特约中医院所申报全数据为数据库,以门诊申报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疾病资料为撷取条件,依中医院所申报ICD-9-CM主、次诊断为ICD-9-CM(780.5及307.40~307.50)之所有患者。结果:2005—2009年中医门诊主、次诊断申报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疾病总病人数为637742人;5年间平均就医次数为4.2次。总件数为2689455件。主、次诊断为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疾病患者各年龄层分布为20~59岁分布最多,男女的比率为0.45比1;单方药材排名前5名为酸枣仁(16.45%)、夜交藤(16.20%)、合欢皮(8.93%)、远志(8.09%)、茯神(8.03%);复方前5名分别为加味逍遥散(23.68%)、酸枣仁汤(22.17%)、天王补心丹(15.66%)、柴胡加龙牡汤(12.18%)及甘麦大枣汤(8.88%);每张处方的用药品项数单方以1~5个品项最多,复方品项数以1~3个品项最多,其中每张处方不分单复方的用药品项数以3~7个品项占最多。治疗的方式以纯内科服药治疗占最多;持续就医5年者追踪占率为26.62%。结论:本研究提供中医师临床治疗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疾病的用药频率及型态,从研究中我们无法了解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疾病的中医证型分类,但从用药频率分析得知,中医临床治疗失眠及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疾病的中药方剂是以能疏肝解郁、清热除烦、补心安神、益气和中、行气化痰、调和胆胃、泻肝利湿、行气止痛、滋补肾阴、清虚火为主。对于中医师临床处方用药应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至于相关的方剂及药物的作用机转仍有待日后进一步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门诊痛经患者年龄层之分布、申报医疗费用型态、处方用药排行、单方及复方排行前20名用药费用结构、治疗方法等为主要目的。材料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以2004-2008年中央健康保险局台北分局特约中医院所申报全数据为数据库,以门诊痛经病患数据撷取条件,依中医院所申报ICD-9-CM主、次诊断为6253之所有患者。结果:2004-2008年中医门诊主、次诊断申报痛经人数为132 411人,件数为457 924件,而平均每人就医件数为2.5~2.9间。主、次诊断痛经患者各年龄层分布为16~35岁分布最多;单方药材排名前5名分别为延胡索、香附,益母草,丹参,五灵脂。复方药材前20名药品当中,前五名的复方分别为,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散,温经汤、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其中每张处方的用药品项数以3~7个占最多。以开药4~7天占最多,其中治疗方式以纯内科件数占98.33%;平均每件给药天数为6.9天。持续就医5年者追踪占率为22.41%。结论:本研究提供中医师临床治疗痛经的用药频率及型态,从研究中无法了解痛经的证型分类,但可从用药的频律及型态得知,痛经的临床治疗原则是以温经、活血、化瘀、调养肝脾及行气止痛为主,对于中医师临床用药处方应是很好的参考价值。致于相关的方剂及药物的作用机转仍有待日后进一步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养肝合剂萃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之影响。方法:用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前口服补肾养肝合剂萃取物(100,500mg/kg),适时检测血清中ALT、AST活性。结果:补肾养肝合剂可有效降低CCl4诱发之ALT、AST活性;提升肝脏中抗氧化酵素(酶)SOD、GPx、GR活性。结论:结果显示补肾养肝合剂萃取物对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具有防护作用,其防护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之机转与提升肝脏内抗氧化酵素(酶)GR、GPx与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辨证治疗中老年人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5例高脂血症中年以上妇女,其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1.36±9.69)岁;发病病程1.5~10年,平均病程为(5.16±2.74)年。单纯胆固醇增高者25例,单纯甘油三酯增高者24例,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均增高者24例,高密度脂蛋白低者12例;有家族史者有12例,经过西医治疗过者有12例,12例有中度脂肪肝。结果:经过舒肝活血化瘀合剂4个月的治疗后血中胆固醇治疗前为(239.3±34.1)mg/dL,治疗后为(204.2±29.7)mg/dL,呈显著的统计学上差异(P<0.001);三酸甘油脂治疗前为(168±5.96)mg/dL,治疗后(124.2±33.1)mg/dL,(P<0.001)呈明显差异。血中HDL-C治疗前(60.2±15.5)mg/dL,治疗后(68.8±9.9)mg/dL,其P<0.05;LDL-C治疗前(148.1±33.5)mg/dL,治疗后(123.9±18.5)mg/dL,其P<0.001均呈明显差异。舒肝活血化瘀合剂降血脂之作用机转可能与其能使血中HDL-C升高,而使外围血脂能顺利的经血流循环带回肝脏代谢,因而达到降低血脂的功效有关。其中12例并有中度脂肪肝患者,治疗后均转为轻度脂肪肝。在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方面,在整个服药过程中,除少数病例(3例)出现肠鸣腹胀气等症状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且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结论: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治疗原则是以活血化瘀、消食化痰、舒肝理气、泻下清热、淡渗利水为主,本研究之舒肝活血化瘀合剂对于中年后妇女高脂血症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其确切的药理作用机转能有待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分析中医门诊痛经患者的年龄分布与用药频率. 方法 从台湾“中央健康保险局”台北分局特约中医院所申报的数据库,提取2004-2008年门诊痛经患者数据,统计分析患者年龄层之分布、中药用药排行及医疗费用比例. 结果 主诊断为痛经的患者年龄层分布以16-35岁最多;单味药材排名前5名分别为延胡索、香附、益母草、丹参、五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