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北葶苈子中棕榈酸、亚油酸、顺-11-二十碳烯酸、芥酸4种脂肪酸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用石油醚提取样品,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处理,使用Agilent DB-5毛细管柱(30 mm×0.32 mm,0.50μm),程序升温,气化室温度为280℃,FID检测器温度为290℃,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一年蓬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制备高效液相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一年蓬全草中分离并鉴定16个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7-O-β-D-(6″-咖啡酰基)吡喃葡萄糖苷(1)、6-甲氧基山柰酚(2)、瑞香素(3)、伞形花内酯(4)、梣皮树脂醇(5)、3-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1-one(6)、3-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propan-1-one(7)、楝叶吴萸素B(8)、C-藜芦酰乙二醇(9)、L-苯丙氨酸(10)、对羟基苯甲酸(11)、对羟基桂皮酸(12)、丁香酸(13)、对羟基苯乙醇(14)、异黑麦草内酯(15)、异香草酸(1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一年蓬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运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MCI等柱色谱并结合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分离纯化技术,从月见草中分离得到7个核苷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分别为9-(3′-carbonyl methyl)hydroxypurine (1)、1-(3′-carbonyl methyl)purine-6,8-dione (2)、N-methyl-2-pyridone-5-carboxamide (3)、尿嘧啶(4)、尿嘧啶核苷(5)、胸腺嘧啶脱氧核苷(6)和2′-O-甲氧基尿嘧啶核苷(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为首次从月见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可显著提高TGF-β1诱导BEAS-2B细胞的活力,说明其具有潜在的抗肺纤维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怀中1号地黄不同炮制品(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中脂溶性成分的差异,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地黄3种炮制品的脂溶性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其进行成分分析.采用NIST98系统谱库自动检索组分的质谱信息,结合有关文献和与八峰索引、EPA/NIH库对照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怀菊花茎叶中分离得到8个聚炔类化合物。通过UV、IR、ESI-MS、HR-ESI-MS及NMR等波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菊花新炔C(2E,4E,12Z-十四碳三烯-1-吡咯烷基-1-酮-8,10-二炔)(1)、tetradeca-2E,4E,12E-trien-8,10-diynoic acid pyrrolidide(2)、tetradeca-2E,4E-dien-8,10-diynoic acid pyrrolidide(3)、tetradeca-2E,4E,10Z-trien-8-ynoic acid pyrrolidide(4)、2E,4E,12E-tetradecatriene-8,10-diynoic acid isobutylamide(5)、2E,4E-undecyldiene-8,10-diynoic acid isobutylamide(6)、2E,4E,10E-N-isobutyl-2,4,10-tetradecatrien-8-ynoic acid amide(7)和十一-2E,4E-二烯-8,10-二炔酸苯乙胺(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8为首次从植物菊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8在一定浓度下对A549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说明其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山茱萸叶总三萜提取工艺。方法:在山茱萸叶充分溶胀的基础上,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其总三萜。在单因素试验中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山茱萸叶总三萜含量的影响;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三萜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固定提取次数为3次,以总三萜含量为响应值,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响应因素,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山茱萸叶总三萜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山茱萸叶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3%、液料比38∶1(mL/g)、提取时间60 min。3次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山茱萸叶总三萜的含量分别为6.92%、6.91%、6.84%,平均含量为6.89%(RSD=0.63%),与预测值(7.28%)的相对误差为5.36%。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山茱萸叶总三萜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怀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怀菊花茎叶50%丙酮提取物采用Toyopearl HW-40、Diaion HP-20、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H-吲唑(1)、6,7-二羟基香豆素(2)、8E-decaene-4,6-diyn-l-O-β-D-glucopyranoside (3)、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4)、2′-脱氧尿嘧啶核苷(5)、尿嘧啶(6)、litchiol B (7)、8E-decacnc-4,6-diyn-l-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8)、lippianoside E (9)、1-核糖醇基-2,3-二酮-1,2,3,4-四氢-6,7-二甲基-喹喔啉(10)、黑麦草内酯(11)、异嗪皮啶(1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3)、cytidine (14)、paeoveitols B (15)、4β,6β-dihydroxy-10α-methoxy-1α,5β,7α(H)-guaiane (16)、scopoletin (17)、(2E,9Z)-pentodeca-2,9-dien-12,14-diynoic acid piperidide (18)、tetradeca-2E,4E,10E-trien-8-ynoic acid pyrrolidide (19)、7-羟基香豆素(20)、6-羟基-7,8-二氧亚甲基香豆素(21)、3-吲哚甲酸(22)。结论化合物1、7、9~2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泡桐Paulownia fortunei(Seem.)Hemsl.花中糖苷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泡桐花50%丙酮提取物正丁醇部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凝胶、ODS、硅胶及半制备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用H2O2诱导的NRK⁃52e细胞损伤模型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pigenin⁃7⁃O⁃neohesperidoside(1)、苯甲醇O⁃(2′⁃O⁃β⁃D⁃吡喃木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cistanoside F(3)、isocistanoside F(4)、savasides A(5)、β⁃oxoacteoside(6)、毛蕊花糖苷(7)、3⁃(4′⁃methoxyphenyl)⁃propanol 1⁃O⁃β⁃glucopyranoside(8)、丁香油酚⁃β⁃D⁃吡喃葡萄糖苷(9)、苯丙烯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10)、benzyl alcohol glucoside(11)、6⁃O⁃caffeoyl⁃D⁃glucopyranoside(12)、syringetin 3⁃O⁃β⁃D⁃glucoside(13)。化合物2~3、6~13对H2O2诱导的NRK⁃52e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化合物1~6、8~10、12~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6~13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北葶苈子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北葶苈子Lepidium apetal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硅胶、半制备液相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经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北葶苈子水提物中分离得到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北葶新木脂素A(1)、北葶新木脂素B(2)、erythro-1-(4-O-β-D-glucopyranosyl-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6-di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3)、(7R,7′E,8S)-4,9-dihydroxy-3,3′,5-trimethoxy-4′,7-epoxy-8,5′-neolign-7′-en-9′-oic acid(4)、spicatolignan B(5)、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6)、异落叶松脂素(7)、aegineoside(8)、丁香脂素-4′-O-β-D-单葡糖苷(9)。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北葶新木脂素A和B,化合物3~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怀菊不同部位(花、茎、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怀菊资源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不同批次怀菊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谱库检索、文献查询等方式鉴定分析化合物,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韦恩图、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结果 从怀菊不同部位共鉴定出62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及其衍生物,以及少量脂肪族化合物。花、茎和叶中分别鉴定出32、42和40个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17个,特有成分分别为5、6和16个。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均能将怀菊花、茎和叶分开,其挥发性成分具有差异性。结论 怀菊花、茎和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为怀菊不同部位进一步药用或工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