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证明中药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应用中药胎盘粉胶囊治疗骨折延迟愈合35例,并用西医钙制剂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4.3%,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则分别为10%和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不射精伴溢乳症3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越林 《中国针灸》1997,17(8):487-488
应用针刺治疗男性不射精伴溢乳的高泌乳素血症病人36例,结果针刺后血清泌乳素水平下降,解除对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抑制,血清中睾丸酮的浓度提高,相应降低了雌二醇的水平,消除了性功能障碍,恢复正常的射精功能并抑制了乳汁溢出。提示针刺疗法对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功能紊乱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针刺疗法对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紊乱有调节作用,对52例男性不育少精症患者进行了针刺前后的系统观察,做了放免血清性激素睾酮(Tes)、雌二醇(E2)、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测定,及精液分析(SFA)。结果提示:针刺疗法能促进下丘脑—垂体分泌和调节促性腺激素FSH和LH的释放,提高血中睾酮的浓度,降低雌二醇的含量,改善性原轴的功能紊乱,促进精子产生、成熟和提高活动力,从而达到治疗男性少精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抑乳胶囊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不育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越林 《天津中医》1998,15(6):257-258
报告应用抑制乳胶囊治疗42例高泌乳素血症性不育症患者,结果表明,血清泌乳素水平下降,解除对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抑制乳胶囊促进促性激激素的释放,并提高血中睾酮的浓度,作用于睾丸,促进精子产生,成熟和提高活动力,而达到治疗不育的目的。42例中25例女方妊娠,妊娠率为59.5%。  相似文献   
5.
单味青木香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证明中药青木香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治疗作用,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青木香颗粒治疗此病患者30例,并用西医规范的三联疗法治疗此病患者30例作为临床对比观察,4周为1个疗程。结果;青木香组临床有效率为86.7%,HP清除率为73.3%,HP根除率为86.4%;三联组临床有效率为90.0%,HP清除率为83.3%,HP根除率为68.0%。2组临床有效率,HP清除率比较基本近似,P值均〉0.05。但H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半侧椎板截取回植在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例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半侧椎板截取髓核摘除再回植"工"型钛板固定术,统计术前、术后ODI、JOA、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影像学回植椎板愈合率及腰腿痛复发率。结果 60例获1年或以上随访,随访率98.36%,术中神经及硬膜囊损伤率(1.67%、3.28%);腰痛复发率5.00%,腿痛复发率1.67%。术后2周、3、6、12个月的ODI、JOA、VA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5)。回植截骨部CT均显示骨性愈合,未见钛板螺钉的松动及断裂。结论采用半侧椎板截取回植固定术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低的术中神经硬膜囊损伤率及腰腿痛复发率、较高的椎板愈合率和较好的临床评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五脏交经针刺法治疗阳萎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笔者致力于男性病学的研究,采用五脏交经针刺法治疗阳萎48例,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兹整理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所报告的48例阳萎患者,均来自我院中医男科1987年9月~1993年12月的门诊病人。年龄:80岁以下8例,占17%;31岁~侧岁12例,占25%;41~50岁18例,占37%;51岁以上10例,占21%。病程:1~3年31例,占65%;4~5年12例,占25%;5年以上5例,占10%。治疗前放免血清测定:发现48例阳萎患者中:睾酮(Tes<260ng/dl)39例;雌二醇(E2>…  相似文献   
8.
张越林 《新中医》1996,28(9):44-45
为证明中药对男性不射精伴溢乳的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作用,应用中药抑乳胶囊治疗此病患者40例(治疗组)并用进口药溴隐亭治疗此病的患者40例(对照组),作为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33例,显效率为82.5%,无效7例,无效率为17.5%,服药期间无1例有不良反应,停药后1年随访,复发2例,复发率为6%,对照组显效34例,显效率为85%,无效6例,无效率15%,服药期间25例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  相似文献   
9.
笔者运用“补肾疏肝、化瘀通窍”法治疗男性乳房肥大、溢乳、单侧或双侧结块,或有胀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患15例,获得良效。一、临床资料15例均来自我院男性不育症门诊。年龄为:28.0±6.5((?)+SD)岁,病程为:7.6±  相似文献   
10.
在男性不育症中,内分泌因素所致的少精症是重要原因之一。促卵泡刺激素(FSH),对于促进精子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定其在血清中的浓度,对治疗少精症是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在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过程中,收集了部分少精症患者的血清FSH资料,现将资料完整的200例作一个简单探讨。一、临床资料: 本文病例均取自1987年9月~1989年5月我院男性不育症门诊病人。年龄为:32.6±3.0(X+SD)岁。婚龄为:6.6±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