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指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60 mL/(min·1.73 m2)持续3月以上的疾病[1].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十分重视脉诊在诊病中的作用."息脉"体现切脉以呼吸为准则,以探知疾病发生、发展.息脉对于疾病预后及死亡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息脉的分析、探讨,或可为危重患者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中医上属于“疫病”,中国自古便有对疫病的记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转阴后,疫邪性质以湿为主,基本病机为正气未复,余邪未尽,主要病位在肺脾,本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转阴后常见症从生理到病理进行阐释,指导中医临床论治。  相似文献   
4.
百合病之原型本属伤寒,是伤寒不愈所变生,相当于西医学蜱传出血热恢复期。宋代林亿、孙奇等将百合病归入杂病并放于《金匮要略》中。随着后世《金匮要略》地位不断上升,百合病被误认作杂病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5.
介绍付滨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付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肾脏亏虚,脾脏受损,湿热内蕴,主张辨证分期治疗,发作期应清热祛湿,通络止痛,运用自拟痛风汤治疗,疗效显著;缓解期以补肾固本为主,予二至丸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学治法的分类与机制。方法:由《内经》入手,查阅历代医家的注解,将治法进行分类总结,探讨其机制,并举例说明。结论:中医治法根据"从少从多"可分为正治法、反治法、正治反佐法和反治正佐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查阅已有的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文献报道,将“5/6肾切除术制备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方法适当改进,评价其方案造模效果,探讨简捷高效的心肾综合征造模方法。[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空白组与手术组,空白组大鼠不做处理,手术组大鼠均按“两次手术法”行5/6肾切除,手术1周后连续2 d(间隔24 h)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5、1.5 mg/kg)制备心肾综合征模型。分别检测两组大鼠造模后的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脑钠肽(BNP)水平,比较造模前、造模后、造模6周大鼠体质量,并在造模6周后处杀两组大鼠,称取心脏质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心脏质量/大鼠体质量),观察两组大鼠心、肾病理组织变化。[结果]大鼠经5/6肾切除联合异丙肾皮下注射方法造模后,空白组与手术组BNP、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大鼠活动后喘息明显、耳廓苍白、被毛稀疏干枯且生长缓慢,体质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心、肾组织病理均较空白组有明显改变。[结论]5/6肾切除联合ISO皮下注射制备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方法有效,是一种简捷高效的心肾综合征造模方法,可以为心肾综合征动物实验提供模型基础。但该法由于不完全模拟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心力衰竭的自然病程,可能不适用于研究该病早期发展变化规律,而对于心肾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评价及机制研究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张童燕 《吉林中医药》2010,30(4):337-337
<正>医案记载病情及医事活动,直接反映古代医生对疾病的见解。"关格"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其各有己见,归纳起来一共四种:脉象:"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日关格"(《灵枢》);呕吐与小便闭共见:"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伤寒  相似文献   
9.
介绍付滨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付滨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执两而用中,主张攻补兼施、寒温并用、通而不泻,遣方用药注重中医功效,同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进展,中西互参,终致机体调达、平和。  相似文献   
10.
从循证医学一级证据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本身存在的不足,以及RCT在中医药开展的局限性入手,论述循证医学不适合中医发展,提出真实世界的研究是未来中医药发展的新方向;并通过分析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以及中医学特殊的学科特点,进一步佐证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药研究的契合性,为中医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