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颠倒散出自清代《医宗金鉴》,主治酒渣鼻、肺风粉刺,是现代临床上治疗黑头粉刺、脂溢性皮炎和丘疹性脓疱型痤疮的经典方剂。从颠倒散治疗痤疮的中医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基础、化学成分分析和作用机制角度进行整理,阐述了颠倒散治疗痤疮的药效物质基础。从质量传递和成分可溯性、成分特有性、成分与有效性关联、复方配伍环境及成分可测性角度预测了颠倒散治疗痤疮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结果提示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单质硫可作为颠倒散治疗痤疮的Q-marker。本研究为深入探究经典方剂颠倒散治疗痤疮的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把控和作用机制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窥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胃肠道早癌的首选微创治疗方法,其操作难度大,对术者内窥镜操作技术要求高且学习曲线长,难以在一般医院常规开展。提高术中黏膜剥离面的术野暴露可显著降低操作难度并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综述现有各种辅助显露ESD的黏膜术野方法,重点阐述磁锚定技术辅助黏膜牵引暴露特点,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锚定技术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 以6个比格(Beagle)犬离体食管为实验对象,利用自行设计加工的磁锚定装置(锚定磁体和靶磁体),对假定的食管病变黏膜实施ESD。评价手术操作的可行性及便捷性。结果 成功完成6个犬离体食管的ESD。调整锚定磁体位置可灵活控制靶磁体对黏膜的牵拉方向和牵拉力,充分显露黏膜剥离面,并提供组织张力,确保病变黏膜顺利切除。整个过程操作流畅,靶磁体留置方便,术中未出现靶磁体滑脱及黏膜撕伤。结论 磁锚定技术可有效地对病变黏膜进行牵拉,用于ESD进行早期食管癌的治疗安全可行,能够极大地改善内镜下操作体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锚定技术(MAT)在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自行设计加工适用于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磁锚定装置。以Beagle犬离体胃为实验模型,胃镜下利用软组织夹将靶磁体(TM)钳夹固定于假定的病变黏膜边缘,胃体外放置锚定磁体(AM),用来吸引牵拉TM,改变牵拉方向,并维持足够的组织张力,从而完成ESD。结果成功设计并加工出AM和TM。通过胃镜的钳道,利用软组织夹可将TM固定于病变黏膜边缘,钳夹方便,固定牢靠。胃体外AM能够灵活牵引TM,改变AM位置能灵活调节TM来控制黏膜牵拉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清晰显示黏膜剥离面。整个操作过程顺利,未出现黏膜撕脱现象。结论MAT可用于胃ESD,能够为黏膜剥离面提供足够的组织张力,并充分显露剥离面术野,该技术操作简单,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自行设计加工的磁锚定装置在结直肠内窥镜下黏膜剥离(ESD)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6个Beagle犬离体结直肠为实验模型,借助微型软组织夹将磁锚定装置中的靶磁体固定在拟切除的病变黏膜边缘,利用锚定磁体吸引牵拉靶磁体完成结直肠ESD术;通过验证手术完成情况、操作的可行性和便捷性以及术中有无副损伤等指标,评价其磁锚定装置在结直肠ESD术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成功完成了6个结直肠ESD术,内窥镜下利用微型软组织夹可顺利将靶磁体固定于病变黏膜边缘,未出现靶磁体滑落和黏膜组织撕脱的现象。通过调整体外锚定磁体位置可灵活改变靶磁体的牵拉方向和牵拉力,能够清晰显露ESD面并提供足够的组织张力。结论:设计加工的磁锚定装置在结直肠ESD术中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