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颈部软组织状态对颈源性高血压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部软组织状态的改变对颈源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分组方法.治疗组107例,男32例,女75例;年龄40~69岁,平均56.89岁.对照组109例,男28例,女81例;年龄44~73岁,平均56.36岁.治疗组使用温热理疗床,以温热理疗头自受试者颈根部至脊椎T2部位沿两侧颈肌进行连续的上、下滚动按摩10 min;对照组使用场效应治疗仪与无针针灸按摩仪在肾俞、风池、曲池、外关、阳陵泉等穴位进行治疗.两组均为每日治疗1次,连续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无明显改变;两组颈部软组织压痛、颈部活动度及临床症状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单纯改变颈部软组织状态不足以对高血压产生直接的治疗作用,但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甜菊糖作为原产于南美洲植物--甜叶菊的提取物,包含了几种结构母核相同的甜味成分,具有甜度高,热量低的特点。甜菊糖苷等几种甜味物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食用蔗糖所带来的弊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甜菊糖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主要就甜菊糖苷类化合物的降压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时来我院就诊的2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丝裂霉素行膀胱灌注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条口穴基础主治。方法:根据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研究者、操作者、统计者三分离)的临床试验原则,将257例肩周炎病例分为两组。试验组124例,口服消炎止痛药联合针刺条口穴;对照组133例,单纯口服消炎止痛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镇痛疗效方面,试验纽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91.7%,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肩部功能活动改善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为59.4%,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口服消炎止痛药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取效迅速,安全舒适,其疗效优于单纯服用消炎止痛药。  相似文献   
5.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造血、免疫等功能,质软而脆,是腹部创伤中极易发生破裂的实质性器官之一。我区地处山区,工矿企业较多,近年来因创伤性脾破裂住院治疗的  相似文献   
6.
密蒙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植物形态及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合开发利用等几个方面对密蒙花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密蒙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7.
刘玉冰  张永旺 《吉林医学》2011,(18):3758-3759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石症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106例70岁以上老年胆石症患者,针对合并症、围手术期管理、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和治疗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70岁以上手术患者106例,术后并发症35例(30.3%),死亡1例(0.94%),疗效满意。结论:掌握老年人胆石症的临床特点、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妥善处理合并症,做好围术期管理是外科手术治疗老年胆石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根据随访结果评价手术效果,研究最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6年4月的21例肾嗜酸细胞瘤患者,其中男4例、女17例,右侧10例、左侧11例,年龄15~80岁(平均58岁),肿物大小1.5~6.5 cm(平均3.3 cm),完善检查后根据肿物的大小及位置,分别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或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17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其中3例中转开放手术),4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手术时间75~275 min(平均144 min),出血量10~1 000 mL(平均115 mL),术后住院时间6~13 d(平均8.2 d),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肾嗜酸细胞瘤。术后有17例获得随访,4例失访,随访时间12~175个月,平均44个月,有1例术后20个月去世,原因不详,其余16例随访无复发。结论:肾嗜酸细胞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增强CT是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对肿瘤不同时期CT值的测量及与肿瘤旁肾组织CT值的比较,可能提高CT的诊断效能。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肾嗜酸细胞瘤的有效方式,如条件允许,尽量选择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患者 33岁 ,G6P3,孕 39+4 wk ,于 2 0 0 1- 0 2 - 179:30AM来本中心入院待产。预产期 (EDC)为 2 0 0 1- 0 2 - 2 0末次月经 (LMP)为 2 0 0 0 - 0 5 - 14。孕期产前检查正常。既往生育 :1990年在外地顺产 1女婴 ,重 30 0 0g以上 ;1994- 0 6 ,孕 2 8wk引产 ;1996 - 0 2 ,孕 8wk人流 ;1998- 0 8,孕30wk引产 ;1999- 0 9,孕 2 0wk自然流产。入院时T36 5℃ ,P78次 /min ,R2 0次 /min ,BP17/ 10kPa ,神清 ,无贫血貌 ,心肺查体无异常 ,腹隆起 ,软 ,宫体无压痛及反跳痛。有接触性宫缩 ,胎位左枕前位 (LOA) ,…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