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筛选当归活血的有效部位;探讨模糊物元模型在当归不同提取部位活血效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以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结合冰水浴建立急性大鼠血瘀模型,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学及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指标,评价当归不同提取部位的活血效果;运用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对活血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部位1~7均能降低大鼠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部位2能明显延长PT、TT时间(P<0.05)。反映活血总效应的最大贴进度值为0.527(70%乙醇浸渍部位)。结论:70%乙醇浸渍部位为当归活血的有效部位;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可客观、准确地评价当归不同提取部位活血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区分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处理方法的枸杞子。方法利用电子鼻技术通过获得样品气味信息,对6个不同产地的18批样品,同一产地16批不同采收期样品以及3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对每个样品对各传感器的响应值进行主成分(PCA)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的枸杞子气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除甘肃省靖远县和青海德令哈两个产地区分不明显外,其余样品间区分区分明显。不同采收期样品中7月中旬之前采摘枸杞子样品在气味上差异较大,之后采摘样品气味的差异逐渐减小,两年间采收的枸杞子均显示出此趋势。3种不同干燥处理方法的枸杞子样品气味信息经PCA分析后总贡献率达到98.80%,能够区别。结论利用电子鼻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处理方法的枸杞子进行区分,该方法简捷、快速,可为枸杞子的快速鉴别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乡村医生现状,探讨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途径,为加强乡村医生人才培养提出建议,使农村居民更好地享受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中国战略顺利实施。方法对参加2018年甘肃省乡村医生进修培训班的兰州市、陇南市、定西市的909名学员进行调查。结果乡村医生中40岁以上者占73.06%,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15.40%,具有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执业医师资格、主治医师职称者分别占0.77%、0.55%、10.45%、2.86%、0.44%,所在卫生室为标准化村卫生室者占40.33%,村卫生室设备齐全、完全满足常规检查需要的占10.50%,认为有必要进行培训的学员占69.34%,认为临床技术是最重要的培训内容的学员占32.19%。结论乡村医生年龄普遍较大,标准化村卫生室比例低,医疗设备缺乏,广大乡村医生有业务培训需求,全科医生缺口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短筒兔耳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总黄酮质量浓度和木犀草素含量,从而考察8种不同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AB-8,DM130,DM301,S-8,NKA-9,D101,HPD100,H103)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短筒兔耳草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洗脱效果,其最佳分离纯化条件:上样液吸附pH值为3.81,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58 mg·mL-1,树脂对上样液的吸附量为66 mL·g-1,上样体积流量为1 mL·min-1,依次用500 mL水洗脱,50 mL 65%乙醇洗脱。经AB-8树脂处理后的总黄酮的质量分数达67.39%、收率为94.73%。结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用于富集纯化短筒兔耳草总黄酮效果较佳,优化后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适用于短筒兔耳草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7.
炎症小体是一种细胞内多蛋白复合体,是人体组织受损后构成局部炎性微环境复杂体系的重要成分。当炎症小体被激活后诱导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的活化,介导促炎细胞因子的成熟及分泌,如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并诱导细胞的焦亡,在调节宿主对病原体感染的免疫应答和细胞损伤的组织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和衔接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组成的NLRP3炎症体是目前研究的最为深入和广泛的炎症小体类型,在炎症调节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NLRP3炎症小体被激活后,产生和释放炎症介质,参与多种炎症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药能够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改善多种疾病的病理状态,发挥防治多种炎症疾病的作用,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关节炎症、糖尿病等。本文系统性地梳理了NLRP3炎症小体在多种炎症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并总结了中药复方、中药单体及中药提取物作用于NLRP3炎症小体治疗炎症疾病的最新研究报道,以期为多种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枸杞子是传统的药食两用的名贵药材和滋补佳品,功效独特且资源丰富,在中国分布广泛.在对枸杞子化学成分、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从传统功效、药性、疗效、炮制、配伍、产地、化学成分特有性及可测性等方面探讨枸杞子的Q-marker,可为枸杞子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铁死亡是指在铁离子的参与下,因铁依赖性活性氧的异常堆积而导致氧化还原平衡失调而引起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研究发现铁死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尤其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中医药在肿瘤的防治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如何利用铁死亡理论指导中医药有效防治癌症等肿瘤类疾病是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该文从铁死亡理论的提出、作用机制和信号通路,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基于铁死亡理论的中药活性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发现铁死亡的发生与铁代谢、脂质活性氧代谢等多种信号通路及基因的表达有关,铁死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以及肿瘤免疫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将为肿瘤的治疗和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策略。同时对中药干预铁死亡发挥生物活性的整理发现,诸如黄芩、葛根、黄芪、银杏、淫羊藿、青蒿、丹参等多味中药,脑泰方、四君子汤、参麦注射液等中药复方,以及黄芩素、双氢青蒿素、葛根素、荜茇酰胺、木犀草素、槲皮素等多种中药有效成分,均能够通过调节铁死亡发挥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可见,中药在通过调控铁死亡防治肿瘤等疾病方面潜力巨大。该文为铁死亡理论的深入研究及指导中医药防治肿瘤类疾病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