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因子对长春花愈伤组织中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继代次数、继代龄(继代组织块的年龄)、生长素、金属离子等因子的改变对长春花愈伤组织生长及吲哚生物碱类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 测定不同因子的影响下,长春花愈伤组织的鲜重,并对吲哚总碱进行提取、含量测定和比较。结果 随继代次数的增加,长春花愈伤组织中吲哚总碱含量有所下降;20 d继代龄最利于组织生长;2,4-二氯苯氧乙酸的存在对吲哚总碱的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却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两种生长素组合比单一的生长素更利于组织生长,也较利于吲哚总碱积累;钙离子浓度为220 mg·L-1,锌离子浓度为8.6哗·L-1时,对提高吲哚总碱产量最有效。结论 继代次数、继代龄、生长素、金属离子对长春花愈伤组织生长及吲哚生物碱类药用成分的积累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应用两种冲洗液对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0例外院治疗手部创面感染后皮肤缺损患者,应用 VSD 技术治疗并分别给予苯扎氯铵溶液和0.9%盐水进行术后冲洗引流,对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引流管堵塞发生情况,薄膜漏气发生情况,术后皮瓣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创面细菌培养阳性观察组为1例,对照组为6例;引流管堵塞观察组3例,对照组7例;薄膜漏气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术后皮瓣感染观察组1例,对照组6例。结论应用苯扎氯铵溶液冲洗负压引流装置的效果较应用生理盐水的效果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腹内侧丘脑梗死综合征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双侧腹内侧丘脑梗死综合征38例,就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38例均急性起病,表现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嗜睡13例,浅昏迷8例,中度昏迷8例,重度昏迷4例,双眼垂直注视障碍29例,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11例,丘脑性失语9例,出现Korsakoff综合征16例;在24h内头颅CT显示4例患者示双侧基底节区腔隙软化灶。在24h至3d内CT有4例显示双侧丘脑对称性低密度影,MRI检查25例显示双侧丘脑、双侧丘脑内侧、双侧尾状核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改变。在第310天CT显示双侧丘脑内侧部对称性低密度灶9例,MRI显示双侧丘脑中线旁呈片状、类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DWI高信号,双侧对称,呈蝴蝶状;给予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容、活血化淤、脑保护治疗,1010天CT显示双侧丘脑内侧部对称性低密度灶9例,MRI显示双侧丘脑中线旁呈片状、类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DWI高信号,双侧对称,呈蝴蝶状;给予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容、活血化淤、脑保护治疗,1024d后存活33例,11例清醒后表现为顺行性遗忘和(或)逆行性遗忘,12例遗留有丘脑性痴呆,失语4例,眼球下视麻痹、运动障碍及垂直注视障碍11例。结论:双侧腹内侧丘脑梗死综合征发病原因可能为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房纤颤。临床发病突然,主要表现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上或下视麻痹伴会聚障碍、失语症及痴呆。CT/MRI检查对本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应按脑血管病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参数Nd:YAG激光(1064nm)对髓核组织的消融能力。方法:新鲜山羊腰椎标本制作成脊柱功能单位144个,随机分为18组,每组8个。前9组采用间断发射激光行髓核消融术(A方法),消融总能量和脉冲频率分别为250J/10Hz(A1组)、250J/20Hz(A2组)、250J/30Hz(A3组),500J/10Hz(A4组)、500J/20Hz(A5组)、500J/30Hz(A6组),750J/10Hz(A7组)、750J/20Hz(A8组)、750J/30Hz(A9组);后9组采用连续发射激光行髓核消融术(B方法),消融总能量和脉冲频率分别与A方法各组对应。采用1064nm Nd:YAG激光,脉宽0.4ms,激光发射功率为10W。A方法激光每次发射持续时间1s,再次重复发射的间歇时间1s。测量消融前后标本的质量,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汽化腔大小。结果:A方法在相同总能量条件下,脉冲频率20Hz时,消融量及汽化腔长、宽轴大于10Hz与30Hz组;脉冲频率相同条件下,能量750J时的消融量和汽化腔长、宽轴大于250J与500J组;频率与能量无交互作用。B方法在脉冲频率相同条件,能量750J时的消融量和汽化腔宽轴均大于250J与500J组,频率与能量无交互作用;频率20Hz、能量750J时,汽化腔长轴最大。相同参数激光消融量除750J/30Hz时B方法大于A方法,其余各组两种方法均无统计学差异;汽化腔长轴250J/30Hz、750J/20Hz、750J/30Hz时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汽化腔长轴B方法均大于A方法;汽化腔宽轴500J/10Hz、500J/30Hz时B方法大于A方法,其余各组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同参数下,Nd:YAG激光发射方式影响激光对山羊髓核的消融量及汽化腔形态。相同发射方式下改变激光参数可影响激光的消融能力,相同能量下,激光脉冲频率影响激光的消融能力;相同脉冲频率下,激光能量越大消融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滋病患者肺气虚弱证和肺脾气虚证与T淋巴细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艾滋病肺气虚弱证患者34例,肺脾气虚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证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肺气虚弱证患者CD_3~+T淋巴细胞为(1 547.12±807.909)mm~(-3),肺脾气虚证患者CD_3~+T淋巴细胞为(1 213.09±580.928)m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5);肺气虚弱证患者CD_8~+T淋巴细胞为(1 090.59±632.818)mm~(-3),肺脾气虚证患者CD_8~+T淋巴细胞为(860.06±456.800)m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CD_4~+方面,肺脾气虚证患者的平均秩次为47.13,肺气虚弱证患者的平均秩次为6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CD_4~+/CD_8~+方面,肺脾气虚证患者平均秩次为50.43,肺气虚弱证患者平均秩次为53.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40.05)。结论:艾滋病肺脾气虚证患者淋巴细胞下降更显著,免疫功能损伤更严重,更容易出现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vaccLl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腹部皮瓣供瓣区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月期间行腹部皮瓣修复手或上肢创面的患者14例,创面大小为15cm×10cm-9cm×5cm。创面清创后行腹部随意皮瓣转移,皮瓣长宽比例在2:1以内,面积15cm×12cm-9cm×7cm。供瓣区及皮瓣蒂部裸露区应用医用海绵覆盖,医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封闭整个术区。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腹带固定患肢。术后第2天,在医用海绵的远端,刺入静脉输液针,每天500ml生理盐水持续进行灌洗。皮瓣移植14-18天后行皮瓣断蒂术,术后10-12天切口拆线。结果:所有病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甲级愈合13例,乙级愈合1例。9例患者供瓣区通过局部皮瓣转移后,直接缝合,未予植皮。4例患者行局部部分拉拢缝合,缩小创面后,移植皮片覆盖。植皮面积8cm×5cm-5cm×3cm。无VSD装置更换病例。3例患者术后3天出现负压引流区轻度疼痛。其余患者无不适反应。所有病例静脉输液针穿刺孔未发生可见漏气现象,未影响负压引流的正常进行。结论:改良VSD技术延长了VSD装置的使用时间,明显减少了VSD的并发症;改良VSD技术减少了腹部供瓣区的植皮率,降低了术区感染率,简化了腹部皮瓣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瘤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GEF)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其预防或抑制结直肠癌术后及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中及术后给予腹腔热灌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者排气排便后增加消瘤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术后生命质量及治疗前后VEGF水平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近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3年内复发和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功能领域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症状领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VEGF水平及VEGF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消瘤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有效下调VEGF水平及VEGF蛋白表达,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及率,提升患者术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抗氧化剂、微量元素和某些植物性食物对肿瘤的预防已有报道.本文在筛选植物性食物防癌中发现,葵花子仁有良好防癌作用.实验分癌变组,预防组A、B、C和D,各组均按Farber法以二乙基亚硝胺(NDEA)和2-AAF诱发大鼠肝癌前结节.在诱癌前4d, 预防A组每只动物加葵花子仁5~6g/d,B组在饮水中加入亚硒酸钠4μg/L(自由饮用),C组饲料中加维生素C(0.5%),D组为综合预防(即饲料中有葵花子仁.维生素C及含硒自来水).诱癌后分别饲养6周,检测指标为癌变标记物r-谷氨酰转肽酶(r-GT)及其同功酶谱,部分结果见附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中期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7年5月,应用PLDD治疗且获得3年及3年以上随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7例,其中男45例,女42例,年龄22~80岁,平均52岁。激光汽化总能量500~800J/椎间盘,平均644.8J/椎间盘。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应用JOA法评定疗效,同时应用NRS法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各主要症状(腰痛、下肢疼痛、下肢麻木)进行评分。另外,将患者按年龄分为≤55岁组和>55岁组,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结果:随访8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6.0~88.5个月,平均60.1个月,按JOA疗效评定方法,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6年的JOA优良率分别为55.17%、77.01%、81.61%、81.61%、85.06%、87.35%、85.71%、85.10%、84.21%,术后不同时期优良率与术后1个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各主要症状NRS评分与术前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以上,年龄≤55岁和>55岁组优良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良好,术后3~6年以上疗效稳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由于生境狭窄、生殖障碍、开采过度等原因,红景天野生资源已几近枯竭,红景天愈伤组织和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成为重要的替代途径[1]。红景天苷是红景天属(Rhod iola L.)植物中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其量的高低是评价该属植物药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2]。用HPLC法测定红景天苷的研究已有报道[3,4]。为了配合红景天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研究,建立了红景天属植物及其愈伤组织中红景天苷测定的HPLC方法,测定了4种不同来源的红景天和来源于深红红景天R.coccinea(R oy le)A.Bor.的愈伤组织中的红景天苷。1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A g ilent 1100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